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猪喘气病及其综合防制技术1

时间:2009-06-19 08:44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畜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猪肉总产量10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猪的存栏目前占世界的48.9%,猪肉产量占世界47.3%,随着畜牧业向商业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养猪生产正向集约化发展,我国已建成一批年产几万头到十几万头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大型猪场和养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畜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猪肉总产量10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猪的存栏目前占世界的48.9%,猪肉产量占世界47.3%,随着畜牧业向商业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养猪生产正向集约化发展,我国已建成一批年产几万头到十几万头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大型猪场和养猪基地。由于采取现代化管理技术及规范化防疫措施,许多集约化猪场烈性传染病已得到控制,而以猪气喘病(猪地方流行性肺炎)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为主的呼吸道病复合症成为现代养猪业的主要危害。

    猪呼吸道病复合体(the 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PRDC)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疾病,它使猪生长迟缓、饲料报酬降低,临床表现为嗜眠、厌食、发烧、咳嗽。本病在18―20周龄育成猪(grow finish pigs)特别普遍,已成为全世界养猪生产引起较大经济损失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 Mhp), App,此外,兰耳病病毒(PRRSV),猪流感病毒(SIV),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e Pmt),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 Bb)等,不同国家地区主要病原有一定差异。

    1 猪气喘病

    猪气喘病是由Mph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病,本病发病率高,遍布全球,造成养猪业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病变特征是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实变。

    1.1 病原

    革兰氏阴性,无细胞壁,姬姆氏或瑞特氏染色呈多形性,有球状、环状、杆状、点状和两极状。能在无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但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分离用含乳蛋白水解物、酵母浸出液和猪血清的液体培养基。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较慢,在含5%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培养6天,可见到圆形、过缘整齐,中央隆起的小菌落。

    Mhp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在外界环境中存活不超过36小时,病肺组织块内的病原体在-15℃可保存45天,在1℃可保存7天。常用的化学消毒药均能将其杀灭。Mhp对青霉素、磺胺类药不敏感,对壮观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林肯霉素和泰乐菌素敏感。

    1.2 流行病学

    猪气喘病仅发生于猪,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猪和幼猪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次是妊娠后期的母猪和哺乳母猪,育肥猪发病较少。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病原体存在于病猪及带菌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在猪体内存在的时间很长,病猪在症状消失之后半年至一年多仍可排菌。猪场发生本病主要是从外面购入隐性感染猪所致,哺乳仔猪常从患病母猪感染。呼吸道是本病的传染途径。病原体随病猪咳嗽、气喘和喷嚏的分泌物排到体外,形成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健康猪。本病冬春寒冷季节多见,四季均可发生,但近年来多`发生猪呼吸道病复合体,夏季引起发病死亡。猪舍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气候突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可促进本病发生,加重病情,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更重。常见的继发性病原体有巴氏杆菌、肺炎球菌等。猪场首次发生本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多取急性经过,症状重,病死率高。在老疫区猪场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症状不明显,病死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