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猪许多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等容易发生和蔓延,对养猪业构成很大威胁。
一、常发病及治疗
夏季猪的常发病除了猪瘟、猪流感、仔猪副伤寒、嗜血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和弓形体病等,必须引起养猪户的高度重视。
1、猪链球菌病
常在猪患感冒发烧后继发。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减食或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现出共济失调、空口磨牙等神经症状;有的颈背等处皮肤广泛充血或有血斑。8周龄内仔猪常于两天内死亡,慢性病猪常在头、胸、腹和股内皮肤等处出现圆形浅玫瑰色硬币大丘疹,后覆盖褐色痂皮。混合感染猪瘟时,患猪流浆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内侧有紫红色或蓝紫色出血点、出血斑。病公猪可见包皮内积尿,挤压流出白色、混浊、恶臭的液体。病猪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后期呼吸困难,常于1―3天死亡。近年来,该病病原体对多种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但如肌注强效阿莫西林(每公斤体重 15毫克), 2.5%恩诺沙星注射液(每公斤体重2.5毫克),每天1次,连用3天,病情会等到有效控制。混合感染猪瘟时,还要全群紧急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2、猪附红细胞体病
其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病初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39.5-42℃,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病猪耳、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治疗本病的药物虽有多种,但真正有效的药物却不多。可选用血虫净、咪唑苯脲、新胂凡纳明配合四环素、土霉素等治疗。
3、猪弓形体病
临床表现似流感,体温升高到40.5-42℃,稽留热,表现为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僵直,四肢内侧、腹部皮下大面积呈红紫色。体表淋巴结肿大,以磺胺一6一甲氧嘧啶、磺胺嘧啶加甲氧苄胺嘧啶等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二、病因
l、饲养管理不当
对于在开放或半开放猪舍饲养的猪只,过热的环境温度易使猪产生应激,扰乱机体的正常代谢。在密闭猪舍,往往由于通风不良,造成有害气体严重超标。如果湿度较高,则利于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为疫病的发生创造条件。
2、饲料品质不良
如饲喂了霉败变质的饲料等,会使各种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
3.气温高,湿度大,天气剧变
这些因素有利于病原体的孳生和繁殖,成为夏季猪病流行的重要诱因,而其中一些病是在受凉感冒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后诱发和继发感染的。
4、夏季蚊、蝇、蠓等吸血昆虫促进了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农村户养猪舍不加盖纱网来防蚊、蝇、蠓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5、人为传播
如人的流动、猪的放牧,特别是病死猪肉在市场上销售,使疫病广为传播。
三、综合防治对策
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防暑降温,搞好环境卫生,定期对环境、用具消毒。其次要注意消灭吸血昆虫,除用药物驱杀外,可在猪舍安装纱网,能有效地防止蚊、蝇、蠓的叮咬,减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第三,猪发病后,应及时查明原因,尽早治疗,对病死猪要深埋或焚烧处理。
夏季猪常发病及防治
发布时间:2009-06-19 来源:
摘要: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猪许多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