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汪自强又来泰顺了。这次他的任务,是和一批专家一道,调研、解决泰顺茶叶产业发展中碰到的问题。
数不清这是汪自强第几次来泰顺了。11年下来,无论县领导、乡镇干部、山区百姓,一说起来自浙江大学的科技特派员、教授“老汪”,都会称呼起他的一个外号:“科技财神”。
泰顺县科技局副局长夏克英说,汪自强是特派员中最“特殊”的,驻守泰顺时间最长,从2005年起至今,他会不间断地载上新培育的农作物种子,带上山区亟须的技术团队,奔波在科技帮扶的路上。
与汪自强“称兄道弟”的农民说,老汪是名副其实的“科技财神”,他会施展“绿色魔法”,经他的手,无论什么品种,都会神奇地升值……
泰顺县委书记张洪国告诉记者,“钱支援,物支援,最好来位科技特派员。”这句在泰顺山区民间流传的口头禅,正是百姓对汪自强这样的科技特派员的殷切期盼。而科技特派员们用自己实践在基层,扎根在农村的精神,为山区的脱贫致富,开启了一扇“科技之窗”。
“11年来,他不仅给我们带新品种,还把自己当成了‘山里人’,把我们当成了自家人”
——百姓眼中的汪自强
“这是台湾的紫色马铃薯,这是日本紫薯,那边是紫米稻……”指着眼前生机盎然的山地田园,仕阳镇万排社区农技师彭作生如数家珍。这块地,是汪自强带来的160多个品种的农作物试验田。
“特别是‘板栗番薯’,不但出粉率高,而且糖分足,口感粘。”彭作生说,用它的淀粉做番薯粉丝,前年6块一斤,去年已经卖到7块4。不少村民靠这个,一亩就净赚2000多元。说着这些种子,彭作生把一堆的“赞”,送给了汪自强。
2005年春天,在万排乡政府会议室里,彭作生第一次见到汪自强。这是一位浙大教授,刚从宁夏科技厅挂职回来。简单的见面会结束后,汪自强就攥住了彭作生的手:“走,到地里转转。”
在上排村的稻田里,汪自强二话没说,卷起裤脚就蹚了下去。在一块地里,他抓起一把泥土揉捏,跟停下锄头的农户介绍起农家施肥的注意事项。第一趟来万排,汪自强便花了10天时间,走遍了当时万排乡的全部5个行政村、7个自然村。
因为浙大有教学任务,汪自强随后回了杭州。彭作生和一些农户还心里嘀咕:“前两年就来过两任科技特派员,呆的时间都不长,这次的教授,会不会也是过客?”
没想到,没过一个月,汪自强又来了。这次他随身带着大包小包,鼓囊囊装着最新培育的蔬菜、甘薯、水稻等种子。
那时从杭州到万排,需要坐7个多小时的大巴。汪自强一趟又一趟带着新培育的种子进山,又带着村民的需求出山。后来,汪自强自己开车过来,后备箱、后排座全是送给农户的种子。
“这次带来的是马铃薯种薯。”“这是在东南亚学术交流会上的新品种,可以在村里试种”……人们从最初的惊喜,渐渐变成了习以为常,“老汪”这个熟络的称谓,也开始出现在万排人的嘴里。
“现在,村里有67个菜豆品种、30个蔬菜品种、8个水稻品种、4个甘薯品种、5个玉米品种、3个马铃薯品种……”彭作生感慨,汪自强一次一次把实验室搬到万排,他自己也俨然变成了“山里人”,而在他心里,万排人则是“自家人”。
“我学的就是农学,田里长的东西,都跟我的专业有关。”汪自强说,在大山里,能感受百姓的淳朴,当然,也更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他就是我们的‘科技财神’,他把知识带到哪里,哪里的村民就富了”
——企业老板眼中的汪自强
“突突突”,入夏后的万排茶园,采茶机打破了原有的静谧。有着几十年茶叶规模种植基础的万排,此前的夏秋茶,因人工成本高、市场价格低而不受茶农欢迎。现在,一对夫妇操作一台采茶机,一天就能有近2000斤鲜叶产量。
把生产力解放出来的,正是“老汪”。
如今成为“泰龙制茶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谢细和,早在2003年就承包下村里1200亩茶园和一个老旧茶叶加工厂。
但随着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茶园的利润被严重压缩,企业一度陷入亏损。
汪自强经过一番摸底后,建议谢细和引入机械采摘,并对茶树的间距以及茶园的通道设置进行科学改造,以达到机械化操作要求。很快,精作名优茶、机收夏秋茶的模式,就在企业和万排推广。同时,汪自强还帮助谢细和选择全新的茶叶品种,其中中茶108能较好地避过山区的早霜、晚霜,很快成为山区茶农推广的品种之一。
科技注入,万排茶叶生产方式得以改变,品种得以改良,加工后的春茶从原先的七八十元一斤,迅速蹿到数百元一斤。
仕阳镇副镇长李元仲告诉记者,如今万排除茶叶外,甘薯无公害栽培基地、稻田养鱼等产业,与茶产业形成了很好的补充,农民由此实现了增收。去年,万排农民人均纯收入在仕阳镇8个社区中排名前列。
汪自强在万排“出名”,并成为泰顺县科技特派员联络组组长后,他接的“活”也跨出地域。
2013年的一天,泰农蔬果合作社总经理谢恩救告诉汪自强,自己想把泰顺口感上佳的野菜推向全国,却苦于没有快速繁殖菜苗的技术。汪自强听后,马上向他推荐了组培技术。在他的帮助下,谢恩救开始组培育苗的前期试验:“也许很快,全国各地都会吃到产自泰顺的野菜。”谢恩救满是期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