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藏在盒子里的财富玄机

发布时间:2012-09-13  来源:养殖商务网
摘要:这里是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他们是当地的蜜蜂养殖户。在今天,他们依然过着走南闯北、追花寻蜜的生活,一年四季,成群结伴,鲜花开到哪里,蜂队就跟到哪里,帐篷就搭到哪里。

  这里是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他们是当地的蜜蜂养殖户。在今天,他们依然过着走南闯北、追花寻蜜的生活,一年四季,成群结伴,鲜花开到哪里,蜂队就跟到哪里,帐篷就搭到哪里。

  蜜蜂养殖户:采花,我们这边没有了,他们那边还有花。

  蜜蜂养殖户王陈宪:上上下下,跟铁道游击队一样的。

  蜜蜂养殖户邱庆如:怎么讲呢,在家里也是挺辛苦,在外面也是挺辛苦。

  蜜蜂养殖户杜永泉:如果选择养蜂的话,只能选择这种生活,别无选择。

  每年4月份开始,他们带着蜂箱,从浙江出发一路向北,江苏、河南、山西、青海、东北,最后南下江西,在每一个有花的地方停留,采蜜,采蜂王浆,然后再上路,追逐下一个花期,10月初才能回家。遇到天气不好时,养蜂人会格外烦恼,他们基本维持着靠天吃饭的状态,养两百箱蜜蜂的人一年也只能赚到十万块钱左右。

  蜜蜂养殖户王永洋:这个要看年景,要看运气。你那条线跑得好,他留蜜就挣钱,你要是不留蜜就挣不到钱。

  邱汝民:我去抓鱼好不好,我去把虾给它抓来。

  同样是养蜂,这个叫邱汝民的人却不同。这个季节正是养蜂人最忙碌的时候,而邱汝民却有时间采菱角,抓龙虾。其他养蜂人忙活了一年,还担心天气不好装不满荷包时,邱汝民足不出户,一年下来,却能轻轻松松赚取500万的纯收入。

  蜜蜂养殖户杜永泉:他的方式跟我们不同的。

  蜜蜂养殖户王永洋:湖州市没有啊,杭州也很少啊。

  蜜蜂养殖户陈其洪:他养蜂养出名了,收入也高,人又出名了,又有名誉了。

  2008年,邱汝民被评为了亚洲优秀蜂农,他培育的蜂王也被列入了国家种子资源保护的范畴。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胡福良:亚洲养蜂者联合会是由亚洲的几十个国家所组成的,它是每两年召开一次。优秀蜂农,也就是说在生产一线的蜂养得好的,做人也要做得好的。

  曾经,邱汝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蜜蜂养殖户,如今怎么就能轻轻松松一年赚取500万呢?他养蜂和别人到底有什么不同,其中有什么秘密呢?

  2012年5月15号,记者去采访时,正赶上邱汝民带着工人在蜂园里忙活。他和工人们随身带了30个这样体积很小的绿盒子,在蜂箱里翻翻找找,寻找他们要的宝贝,每个箱子里只有一只,找出来以后,用指甲油点上标记。

  除了这只特别的蜜蜂,还要在绿盒子里随机装上10-12只蜜蜂。20分钟后,邱汝民带的绿盒子就装满了。

  一个小盒子卖280元,品质好一些的更是能卖到880元,30个绿盒子就能带给邱汝民过万元的收入。这样的小盒子他一年下来能卖出七八千个,仅这一项纯收入就是两百多万。

  邱汝民:现在真正感到了事业是甜蜜的,四五百万吧,公司买了地,盖起了厂房,专门靠养蜂的,其它的什么都没做。

  这些盒子里的蜜蜂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为什么一只就能卖出880元的高价?邱汝民又是如何靠它们来启动500万元的年收入的呢?

  这里是浙江省长兴县简桥村,邱汝民的老家就在这里,当地有养蜜蜂的传统,那时候养蜂人的收入,对于邱汝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邱汝民:他们一年最少也三千到五千的。那时候,三千五千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我们一年工资就两百块钱。

  上世纪八十年代,邱汝民在一家小学当老师,一个月只有十七八块钱的工资。为了让生活更宽裕一些,他琢磨来琢磨去,看中了养蜂这个行当。

  这里是邱汝民姐夫的家。有一天,邱汝民突然找到了他姐夫,死磨硬缠说要辞职跟他学养蜂,学徒一当就是三年。

  邱汝民:写写日记,每天都写。今天是什么天气,然后养蜂过程中怎么做,都有记录的。检查蜂箱,再去移虫,培育蜂王怎么培育,每一道活都要学过的,都要亲自去动手。我当时是把它当作一份事业来干的。

  1986年,邱汝民带着姐夫给的十箱蜜蜂顺利出师。如他所愿,行情好时,一年收入三五千元。每年转战大半个中国采蜜,采蜂王浆,虽然辛苦,但养蜂带来的甜头让邱汝民的梦都是香甜的。

  邱汝民:平均每年都有五六千元,虽然是累一点,如果是收入要高一点,那心里还是感觉很舒服的。晚上在火车路旁散散步,一起聊聊天,那个时候感觉很快乐的。

  1989年,邱汝民结婚了。结婚的第二个月,他就带着新婚的妻子到了七千多公里外的青海放蜂。

  妻子彭定珍:我想家那么远呢,七千多公里,像这样两边都是深山老林,边上搭一个帐篷,等于说就住在小帐篷里面。真苦。有时候他出去办事了,我一个人在帐篷里,那时候我怎么办,把蚊帐放下,床面上放一双鞋,人家进来感觉这个男人还在家里。怕,很怕很怕的。那时候出去太苦了,真的很苦。

  两年后,妻子有了身孕,便不再出门。每年长达半年时间的分离,他们靠着一个月一封的书信维持着联络。虽然辛苦,但妻子从不抱怨。可等他七八个月放完蜂回家后,已经快周岁的孩子根本就不认识他,这让邱汝民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妻子:我儿子养下来,他回来几个月,我儿子都不让他抱了。我儿子三个月的时候他走掉的,到回来的时候,儿子快要过生日了,我儿子不认识他。

  孩子不认识他,让邱汝民觉得是甜蜜中的一种酸楚,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儿,却成了彻底改变他养蜂生涯的导火索。

  1994年,邱汝民从未想过的事情发生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即将面对一场惨剧。

  这一年8月的一天,一起在东北放蜂时,姐夫的父亲因为一种虫子的叮咬搭上了生命。

  姐夫王陈宪:我心里不好受,因为这么多的路,怎么把他搞得回去,真是有点害怕,要几天几夜,当时的路也不太好,不比现在的高速公路。

  这件事让邱汝民心有余悸,更重要的是,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独立门户放蜂以来的八年,他恍然明白,八年来,年复一年,收入从来没有增加过,当初的三五千元到那时仍然是三五千元,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让自己赚到更多的钱呢?

  1994年6月的一天,当其他养蜂人把蜂箱搬到出远门的汽车上时,邱汝民却雇了几个工人,挑着几十箱蜜蜂,向离家五公里的一个山坳走去。

  邱汝民:我请了十个人,八个人这样挑的,我自己带头。

  外人猜想,也许他是想定点放蜂,无非是少赚一些钱。可让别人看不懂的是,邱汝民选的地方并没有花蜜可采,林场里是大面积的树,且开花的并不多。

  这就是邱汝民选中的那片林子,种满了水杉,经常会有毒蛇出没。林场里没有电,没有食物,只有守林人的一间小屋和一口吃水井。邱汝民却在山坳里住了下来,一住一个星期,回趟家以后接着返回林子,每年待两个月,竟维持了两年时间。这两年,他没有蜜卖,也没有蜂王浆产,大家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好奇,就纷纷问他,可等他把自己的想法一说,大家都觉得那是痴人说梦。

  姐夫:他自己在摸索,我也没有什么看好的。

  邱汝民:别人说,哪有这么上山挑的,根本没有的,根本搞不成功的,不会成功的。

  谁都认为邱汝民的计划会不了了之,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就是他的这个举动,却让他在两年后财富迅速翻了十番,而且很多养殖户都找到他,要买他手里的蜜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他在那片深山坳里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跟着邱汝民来到了他当年的那个山坳。

  记者:这放了多少年了?

  邱汝民:这个是蜂箱下面的支架,放了好多年了,它还扔在这里的,这个里面很开阔的。

  原来,当时长兴县的蜜蜂养殖户一直养的都是来自意大利的蜜蜂,称之为意蜂,是一种产蜜量相对稳定的蜜蜂,然而邱汝民却在思考着一个大胆的问题:怎么才能让蜜蜂产出更多的蜂蜜和蜂王浆呢?就靠这种蜜蜂,显然是不太现实,那么,只有改良蜜蜂的品种。

  在蜜蜂的王国里,各司其职:蜂王负责产卵;工蜂负责酿蜜,酿蜂王浆,产蜂胶;而雄蜂负责交配。蜜蜂的种群观念很强,各回各家,从不走错。如果别的蜜蜂回错了家,就会出现这样打架的场景。

  好蜂种才有好蜂蜜、好王浆,因此培育出好的蜂种十分重要,可当时这是养殖户们想都不敢想的一个难题。邱汝民不理会别人的质疑和不屑,反正不试验收入就不会增加,失败了也无非是像原来一样。他悄悄地寻找着适合育种的地方,直到他找到这片林子。

  邱汝民:四周都是山,隔离比较好,选育蜂种一定要隔离。

  找到那片适合育种的地方后,邱汝民就四处去买土蜂,全国各地的土蜂拿回来不断地和意蜂杂交,反复试验。白天在林子里给蜜蜂喂食,观察蜜蜂的动向,写育种日记;天黑以后,没电,他就静静地琢磨。

  两年后,一种土蜂和意蜂杂交出来的蜜蜂终于给邱汝民带来了惊喜。他发现,这种新诞生的蜜蜂产蜜量提高了30%,蜂王浆的产量竟然超过了15倍。原来一箱蜂三天最多能产25克的蜂王浆,1996年竟能一下子增加到375克,现在则更多。

  浙大教授:400克,500克,几倍、几十倍地增长。所以我讲就是综合的一套技术,好蜂王才有好的蜂群,好蜂群才有好的王浆。

  有了好蜂种以后,他的养殖量迅速达到了400箱,蜂蜜、蜂王浆的年收入增加到了三十多万。但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好处远远不止这些,他培育出来的蜂王居然很快成了养殖户的抢手货。

  叶建红:品种有关系,品种有大关系。他的蜂养得不错,产蜜好,王浆产量也可以。像我们现在养的主要是产王浆为主。

  邱汝民:我们浙江本地的,首先是本地的就很信任我们。浙江,安徽,江苏,全国各地,除了西藏,每个省市都有。

  一只普通的蜂王可以卖到280元,如果精挑细选的话,好的蜂王最高能卖到880元。邱汝民感到赚钱很轻松,但是不久就出了一个岔子。1998年4月,他给广东寄出了一批蜂王,价值一万元钱,然而,到了顾客手里的时候,却发现蜂王全部死掉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这件事之后,逼着邱汝民又想出了一个办法,这种小盒子让他的问题迎刃而解。邱汝民把蜂王放在这种小盒子里,每次都在盒子里放10-12只工蜂,一路相伴,路上这些工蜂负责给蜂王喂食,工蜂先吃绿盒子里的饲料,就是这块白色的炼糖,吃完以后再吐出蜂王浆,喂给蜂王吃。

  不仅如此,就连每次邮寄时候的包装袋,他也逐步改进。记者发现,每个纸袋上都被整齐地挖出了几个小孔。

  邱汝民:这个主要是用来通风,路上用来通风,冬天冷的时候可以不剪洞。

  有了手里的王牌,邱汝民已经今非昔比。蜂王加上蜂蜜和蜂王浆,邱汝民一年就能收入二三百万,日子过得轻松滋润,很快就成了养殖户们羡慕的对象。

  然而邱汝民却并不满足,2001年的时候,他想到把自己产的蜂蜜拿去出口。为此,他邀请了浙江大学的蜜蜂专家一起去日本考察。就是那一次日本之行,他发现了让自己大吃一惊的行业现象。

  胡荣福:在日本,它就要你标明是中国的加工蜂蜜,这样的。日本我经常去考察,我们的加工蜂蜜跟日本的本地蜂蜜,价格要相差五到十倍。

  邱汝民发现,他们的蜂蜜可以出口到日本,但是价格却很低,主要原因是当地蜂蜜的成熟度与日本比起来有明显的不同。

  为了看到直观的区别,邱汝民特地带着记者去了长兴当地一户普通的养殖户家里。

  邱汝民:这种蜂蜜按照国家标准,还要相差两度,二点五度,度数这样下去要连得牢。这个下面看上去很稀,连不起来,最低要四十一点五度,才能收购。

  记者:那它原因是什么呢?

  邱汝民:在蜂箱里蜜蜂没有酿造成熟嘛,时间短了一点。

  记者:那为什么不多放两天呢?

  养蜂户:多放两天,时间长了,产量低。

  由于要提高产量,通常蜜蜂采回来的蜜过不了两三天就被养殖户摇了出来,拿到市场上去买。而真正成熟的蜂蜜,是应该由蜜蜂经过15天的酿造后封盖完成的。

  邱汝民:成熟蜂蜜就是由蜜蜂来加工,不用我们人来当工人,就是蜜蜂它通过较长的时间,把蜂蜜吃掉再吐出来,然后又通过翅膀震颤,把水分都排出,所以说这种蜂蜜就是上等蜂蜜。

  记者采访时,邱汝民特地演示了如何分辨蜂蜜。好的蜂蜜,没有添加任何东西的蜂蜜是可以回弹的。

  记者:这蜜有回弹吗?

  邱汝民:有,你看,喏,它回弹是不是很有劲?

  记者:这说明什么呀?能回弹怎么着?

  邱汝民:就是纯天然的蜂蜜,能回弹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人工添加什么东西。

  记者:那我们平常买蜂蜜可以这样辨别吗?

  邱汝民:可以。你可以用筷子把它挑起来,弹性很大的话,肯定是好的。

  邱汝民决定改变行业习惯,做出真正成熟的蜂蜜。但如何让自己的产品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成熟蜜,并且在出口时能占优势呢?单靠在自己的专卖店里跟人讲解,话说得再多,成效还是不大。

  2011年,邱汝民又去了一趟日本,这一次,他更受启发,回来之后,年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百万。那么,邱汝民想到的又到底是什么办法呢?

  秘密其实就在这个竹盒子里。从国外回来后,邱汝民特意定制了一批这样的竹盒子,把它们一个个放在蜂箱里。每天他都到蜂园里去查看小盒子的情况。看到蜜蜂在里面忙忙碌碌,邱汝民很开心,他跟别人说,15天以后,他就会有一笔新的财富进账。可是,真的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吗?

  果然,邱汝民的这个竹盒子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参观蜂园,购买蜂蜜。每次邱汝民都得意地把盒子里的蜂蜜拿给大家品尝。

  消费者:味道非常好,以前没有吃过的。

  消费者:肯定是最正宗的啦,蜜蜂把蜜都直接吐在里面了。

  消费者:有的蜂蜜添那个白砂糖,这个没有添。

  邱汝民把这种蜂蜜叫做巢蜜,让蜜蜂直接在竹盒子里吐蜜,并最终封盖完成,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不仅是成熟蜜,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人很直观地看到,这是直接从蜂箱里拿出来的天然蜂蜜。

  记者:怎么看这个蜜好坏呢?

  邱汝民:全部封盖,封盖90%以上。

  记者:就是白色的东西?

  邱汝民:对,白色的。

  到2012年5月份,他的巢蜜才面世两个月,已经生产出两千多盒,尽管每盒订价高达298元,但已经被抢购一空了,而且已经有一大批客户向他下了后半年的订单,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卯足了劲儿生产。与此同时,邱汝民不但扩大了自己的养殖量,而且正在开发更多的蜂蜜、蜂胶产品,他规划着自己的蜜蜂王国,乐在其中。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