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李文祥:培育“云南名米” 带动群众增收(2)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红河日报
摘要:兴农之志 农民要致富 科技来引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李文祥深知这其中所涵的道理。要想把云恢290优质稻做大做强,就必须用科技来武装第一车间 。 多年来,李文祥深感农民对科学种田知识的渴求,在他担任村主任期间

  “兴农”之志

  农民要致富 科技来引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李文祥深知这其中所涵的道理。要想把“云恢290”优质稻做大做强,就必须用科技来武装“第一车间” 。

  多年来,李文祥深感农民对科学种田知识的渴求,在他担任村主任期间,特别重视以新科技武装新农民,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作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过去的卧龙谷村,虽然有传统产业种植水稻和冬早蔬菜,但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产量低、品质差、价值低,往往是增产不增收。针对这一情况,李文祥用了大量时间深入田边地头调研,广泛了解农村群众在科技方面想什么、盼什么?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上下功夫。他想办法筹集资金,在村里开设了70平方米的科普图书室供村民查阅。村图书室各种资料齐全,通过各项宣传、培训、自学,使广大村民熟练地掌握了大棚蔬菜和优质稻的种植技术。每年还聘请省农科院、农大教授、市农业局技术专家和当地种植能手给村民授课2-5次。近年来,共举办了50多期优质稻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达3000人次。同时他还经常利用广播、专栏、展板等形势,大力宣传无公害优质稻和蔬菜种植技术,农户中主要劳动力受训面达90%以上。并组织村民到外地参观学习10次,先后到通海、呈贡等地学习种植技术,使无公害优质稻和蔬菜主导产业优势得以快速发展。在开远市农业局的支持下,他还在本村培养了100人以上的专业种养技术人员。

  李文祥还以公司为依托,在发展中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市场”的经营模式,以省粮食科学研究院和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单位在无公害原料、产品生产、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上给与技术支持,市农业局的两名高级科研人员和乡农科站的科技人员常年为生产无公害原料进行跟踪指导服务。2010年由华粮三剑公司引进了具有国内先进技术和能生产国家标准优质无公害大米的成套生产设备和出厂检验设备,并培养了具有出厂检验和生产能力的检验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10余人,在保留为保护产品营养成分和健康需求使用传统工艺的同时,增设了双抛光、色选等新工艺,生产线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生产数据实行自动采集,产品保鲜采用无菌真空整型包装,并以云南省粮油科学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单位在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

  对于市场而言,卧龙谷“云恢290”是个老牌子,劲道的口感、香甜味道让其位列“云南六大名米”之一。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于大米的品质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让卧龙谷“云恢290”符合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呢?

  打造更高品质的优质原料基地,生产出纯度更高的大米,李文祥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他有个大胆的想法:对“云恢290” 提纯复壮,“不用谷子播种,用大米种,效果会如何?”。而这用米育秧,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科技创新,会成功吗?

  羊街乡虽然大部分村庄都种植“云恢290”,但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分布差异,就存在大米品质差异。老燕子村邻近的三角海,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村民一直种植“云恢290”,经验丰富。但这样大胆的尝试,老燕子村的村民都不愿冒险。

  村民梁永林是位种植“云恢290” 老农户,但从未试过用大米播种,他不理解:“大米是要在干燥的环境下保存的,用大米播种,发霉不发芽的话不是白干了?”

  李文祥发愁了,没有村民的支持,哪来田地进行试验?为此,李文祥挨家挨户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还邀请市农业局的专家到老燕子村进行现场讲课。功夫不负有心人,梁永林最终被李文祥打动,决定试一试。

  初期,大家心里都很忐忑,如果试验失败了,村民就更加不会相信大米能种出好稻谷了。李文祥几乎天天都要到地里观察其生长情况。遇到病虫害时,立即向专家请教。直到稻谷扬花,李文祥才舒了一口气。

  如今,在梁永林家的田地里,金灿灿的稻穗已经把稻秆压弯了腰。相较于普通播种的稻谷,大米种出来的谷穗更加饱满;剥开谷壳一看,一粒粒晶莹剔透的谷粒发出阵阵清香;放到嘴里一尝,香甜立即在嘴里化开,回味久久。

  看着这些高品质高纯度的稻谷,李文祥的心里乐开了花,用米育秧成功了,明年就可以用这些做种子,在老燕子等村全面推开,村民的收入又将提高不少。

  “卧龙” 腾飞

  打造名品牌 共享好味道

  “曾经有人说,卧龙谷就是一条卧着的龙,腾飞不起来。但我觉得,只要肯干,用心干,卧龙迟早会起来,我们要让卧龙变飞龙” 。李文祥说。

  李文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

  如今的卧龙村,村民生活殷实,小别墅、太阳能、摩托车、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移动电话、电脑等已进入村民家庭,不少农户家中购买了小轿车、农用运输车。12个村民小组总共建有篮球场12个、文化活动室10个。 改变最大的要数老燕子村民小组。走进老燕子村,魏显荣会自豪地告诉你:“俗话说,无商不富。我们村每家都种‘云恢290’, 成为优质米的原料基地,村民靠卖粮走上了致富路。”

  魏显荣告诉记者,为了能更好地种植优质稻谷,李文祥请了很多批来自农科院、农业局的专家来给村民上课培训,专门讲解水稻种植的知识。通过李文祥等村干部带头,村民们还达成了七个统一的共识:统一品种、统一机耕、统一栽种、统一供水、统一防治、统一化肥、统一销售。初步核算,通过“七个统一’,每年可以节约29.869万元的生产成本。同时,通过与李文祥的米厂签订收购合同,制定最低收购价,村里每吨优质稻都能比市场上多赚至少400元,又提高了村民收入。

  除了让村民在种植“云恢290” 优质稻上获得好的经济收益,收益后再获返利之外,李文祥早在2005年,就自掏腰包拿出2万多元,对种粮大户和交售优质稻谷农户,进行奖励。近年来,他更是加大了奖励的“含金量” 。手捧大“红包” ,村民们种植“云恢290” 优质稻的激情也被激发起来。

  李文祥当然有自己的一套模式:“亏谁都不能亏村民,只有做到粮食安全,才能有良性循环,卧龙谷优质稻的品牌才能做到最优。”

  通过一系列的“笨办法”,也凭借卧龙谷米本身的优良品质,李文祥把销路打开了,卧龙谷米也开始供不应求,最贵的一种卖到每公斤99元。在今年年初的“云南六大名米评选”中,卧龙谷米是专家评分得分最高的。

  “我们卧龙谷米不用淘、不回生,入口香软,放一晚上都不会变硬,第二顿更好吃,如果还没吃完,第三顿做蛋炒饭,比所有米炒出来都香。”如今的李文祥,三句话不离卧龙谷米,他甚至把商标注册为“飞龙牌”,他对此的寓意是“卧龙总有一天会腾飞”,一如他对卧龙谷村的期待。

  “先把卧龙谷米从农产品做到商品,再到工业品,最后的目标是奢侈品,这个产业成熟的同时还要发展有地理认证标志的五谷杂粮,乃至笼络一批有消费能力、有需求的家庭用户,做我们自己的特色农业。”好米自然不愁卖。李文祥说,以前,为打开卧龙谷“云恢290”的销路,他背着米跑市场,甚至还要送米求关注。现在,由于卧龙谷“云恢290”的品质好,让络绎不绝的经销商主动找上门。

  虽然不愁销路,但日益紧迫的市场也让李文祥绷紧了弦。李文祥发现,网络发达后,传统的销售模式虽不会淘汰,但也面临着“网购”的威胁,即使是经典老牌子,也随时会被网购杂牌所取代。于是,李文祥及时转变思维方式,与电商合作,采用线上线下“双线齐下”的经营方式力推卧龙谷“云恢290”。

  随即,李文祥成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和开通了公众微信平台,通过定期更新产品信息,展示“云恢290”的生产加工过程,传播公司企业文化等,吸引了很多外省消费者的关注。“线上”销售让卧龙谷的“云恢290”走得更远了。而这时的李文祥却有了更大胆的想法,他要扩大原料基地,把卧龙谷“云恢290”这个特色品种,带到周边县市发展。他要把卧龙“云恢米”打造成一张响亮的名片,发往全国各地,让大家共享舌尖美味。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