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理想之花在泥土做底色的人生中绽放(2)

发布时间:2014-01-03  来源:西藏日报
摘要:心贴群众传技术 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依托,试验先行,示范推动,以户带村,辐射推进,以草奠基,立草为业。在紫花苜蓿种植成功的基础上,噶尔县提出了开发农牧业试验示范项目的发展思路。 要推广人工

  心贴群众传技术

  “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依托,试验先行,示范推动,以户带村,辐射推进,以草奠基,立草为业。”在紫花苜蓿种植成功的基础上,噶尔县提出了开发农牧业试验示范项目的发展思路。

  要推广人工种草,首先要让农牧民群众掌握种植技术,县里决定让群众现场学习、实践学习、竞赛学习。这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谈起往事,韩俊文告诉记者刚开始时这门种植技术还受到过群众的“挑战”。

  在昆莎乡索多村种草时,韩俊文和村里一些人在水渠的修建方式上产生了分歧。村里年长的老人坚持主渠横向修,支渠由高到低修,说这样水可以顺畅流下,看上去似乎也有道理。而韩俊文刚好相反,主张主渠由高到低,支渠根据地势横向修,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地块都能灌到水。争论一时没有结论,群众也拿不定主意,大家有的按照传统方式,有的按照韩俊文说的就修了起来。结果传统的方法使水流顺势而下,根本无法浸到土壤深层,经过一番折腾,只好重新处理水渠。

  韩俊文的农牧技术得到了群众的认可,除了人工种草,青稞、蔬菜、奶牛养殖等工作他也承担起来。青稞生虫了、农机出了问题、蔬菜长得慢等等问题,群众经常来求教。对此,韩俊文随叫随到,热心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有暂时解决不了的他牢记在心,回去翻看专业书、通过网络进行思考钻研,直到问题解决才肯罢休。

  群众都说:“只要他在基地里,我们心里就踏实了。”这个话不多、人不高,却把群众的事时刻装在心里的陕北汉子成了当地群众的贴心人、主心骨。

  肩担重任辟新路

  掐指算来,从2005年到现在,人工种草已经实施了9年多,基地从荒滩变成了绿洲,总种植面积达24600多亩,其中紫花苜蓿种植5520亩,基地一年可产鲜草11000多吨,可同时饲养200多头奶牛,而一头奶牛每年收益至少有3万元。

  想到这里,韩俊文仿佛看到了现代牧业的发展之路:如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人工种草,同时合理利用饲草资源,同步发展奶牛养殖、绒山羊养殖、绵羊短期育肥,加上产业链延伸,将会产生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样群众致富就有望了!

  韩俊文把自己的想法向上级汇报,大家一拍即合。2008年以来,噶尔县从日喀则引进170头奶牛,采用基地集中养殖与牧户分散养殖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成立了奶牛养殖协会,逐渐形成了“科技带头人+基地+农户”的牧业发展模式,为群众开辟了一条致富路。

  “与我的老家比,这里的群众生活还比较苦,我就想多为他们做点事。”谈起为何主动要求把工作调到阿里,韩俊文告诉记者,对西藏来说牧业发展十分关键,但一直没有突破,他十分喜欢这个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如果能做成点事也不负自己的技术。

  对人工种草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农牧民群众有着特别的牵挂,这就是他,一个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有着泥土底色的基层农牧工作者。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