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措施并举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去年年底,尉犁县召开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增收优惠政策兑现大会,该县古勒巴格乡阿克其开村的农户秦伦昌领到了20万元的补贴。当天,该县共兑现2014年度农业优惠政策补贴资金264.4795万元,其中设施农业补贴资金249.4905万元,西甜瓜等特色农作物补贴资金14.989万元。
给农民发放补贴只是尉犁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项举措,而秦昌伦也只是众多受益者之一。
“新建标准化温室大棚,每亩地可以得到补贴1.5万元;发展特色种植,每亩地补贴100元;种植青贮玉米,每亩地有150元的补贴。”尉犁县农业局副局长亢恩斌说,2013年,该县拿出2000万元资金用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并出台了一揽子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多条腿”走路,补贴涉及设施农业、特色种植、畜牧品种改良等等。
除了发展设施农业和种植特色农作物外,尉犁县还广泛组织农牧民进大棚、入工厂、上课堂,参观学习交流,为实现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奠定基础。
2014年春节前夕,尉犁县拿出16.3万元专项资金,选派94名养殖大户和分管畜牧工作的乡镇、村干部到新疆农业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这期间,学员学习、住宿等费用全部由县政府“买单”。
“以前想学点技术都得自己花钱,这次培训县里给我们‘买单’,让我们学到了许多急需的知识,真是太好了,以后这样的‘福利’越多越好。”参加培训的该县养殖户买买提·艾力则表示,他把培训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应用到了畜牧养殖中,解决了不少问题。
农民转变思想主动作为
4月10日,记者来到尉犁县兴平乡昆其村农户董建设的地里时,他正在日光温室大棚里察看西瓜长势。“每棵瓜苗上都贴了标签,这批瓜‘五一’前就可以上市,正好赶上旅游旺季,准能卖个好价钱。”董建设自信地说。
董建设是该县部分从传统种棉大户到设施农业能手转变的农民的缩影。他感慨,这要归功于县里的正确引导,而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他的思想意识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以前种棉花,一亩地平均纯收入1500元;现在建了温室大棚,一亩地的收入是过去的10倍,虽然辛苦但特别有干劲。”董建设说,以前种植结构单一、收入增长受限,现在尝到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甜头,对以后增收致富充满了信心。
在尉犁县,和董建设一样,越来越多的农民思想发生了转变,主动作为。
尉犁县除了大力扶持设施农业、特色种植、养殖业等产业外,还通过扶持标准棉田建设、推广棉花精量播种、高标准节水灌溉、机采棉种植模式和废旧地膜回收等,提高棉花单产,稳固棉花主产区优势。
三年来,尉犁县的农业产业结构正逐步从单一走向多元化,农民的思想意识也在悄然发生转变,通过“千户增收民生工程”的实施,干群关系也更加密切。
如今,在尉犁县,以棉花产业为主导,畜牧业、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等多种产业百花齐放的形势正在显现,“尉犁县力争在‘十二五’末,形成‘乡村有特色、产业有互补、收入有主副、增长有亮点’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尉犁县委书记马文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