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北上新疆,玉林夫妻开百亩果园(2)

发布时间:2013-12-19  来源:玉林晚报
摘要:洁白雪山映照下的果园。 辛劳 为省钱,手掌磨出三层水泡 唐炬波夫妻俩一年要去两次新疆,每次要在阿克苏呆上至少一个月。一次是清明开春后去施肥剪枝,一次是重阳过后去收获果实。 虽说本来就是农民,但干活还是把

洁白雪山映照下的果园。

洁白雪山映照下的果园。

  辛劳

  为省钱,手掌磨出三层水泡

  唐炬波夫妻俩一年要去两次新疆,每次要在阿克苏呆上至少一个月。一次是清明开春后去施肥剪枝,一次是重阳过后去收获果实。

  “虽说本来就是农民,但干活还是把手掌磨出了三层水泡。”唐炬波说着,把留着水泡疤痕的手掌给记者看,“想省钱自己干多点就是这样了。”他自嘲说。但有些钱是省不了的,比如捡枣子。

  唐炬波枣园的枣子有八九成是在树上熟的,他们谓之“上糖”,也就是让熟了的枣子继续留在枝头享受阳光,通过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继续贮存糖分。等叶子掉得差不多了,熟透的枣子这才噗一声离开枝头自然掉落到泥土里。这样,泥地里的枣子需要雇人来捡,为尽量节省费用,唐炬波会去巴扎“搬鱼”。巴扎是当地集市的叫法,“鱼”就是指雇工。谈好价钱后,唐炬波一早就把雇工拉到枣园工作,天黑又送回去,就叫“搬鱼”。捡枣子的报酬是每公斤8角钱,动作快的雇工一天能捡上三四百元。

  曾经窘境,满身债摆过地摊

  “今年好收成,我们终于可喘上一口气了。”唐炬波说,2010年他和妻子凭一股胆气北上新疆包果园,现在回想颇有些“孤注一掷”的意味。一开始投入超过150万元,他们到处借钱,无房无车,唐炬波还到过柳州进一些清仓的拖鞋,到玉林周边圩镇摆地摊筹点小钱。

  头三年满身债,果园无产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唐炬波一边经营果园,一边在玉林鼓捣着“钱路”,开过饭店,卖过服装,搞过广告,他乐天且冲劲足,不怕挫折,而最让他温暖的是妻子谢莉一直陪在身边,陪他守,陪他闯,共同进退。

  上个月,唐炬波要把收获的枣子和苹果走公路运回玉林宏进市场销售,还是为了省钱,他决定跟货车回来。从阿克苏到玉林,从苍茫寒冷的西北到温暖湿润的岭南,逾5000多公里,唐炬波跟着货车走了4天4夜,从沙漠戈壁到悬崖深壁到沃野平原,他一路走过,劳累了身体,却丰盛了心灵。

  乐趣

  没电视的夜晚,看星星数月亮

  新疆带给唐炬波夫妇外貌上最大的变化就是晒黑了。“整个夏秋,一到地里劳作就得穿上两条长裤。”唐炬波说,一条裤子不但会晒黑,还会晒到肉痛,但一到树荫下就会特别凉快,仿佛突然从盛夏转入初秋。劳作中抬头的瞬间,还经常能看到野黄羊和兔子飞奔而过。

  在新疆,太阳升得比较迟又落得比较晚,作息时间比玉林迟两个小时,这让唐炬波一开始很不习惯,早上五六点就醒了,而当地一般9点才开始工作,下午三四点吃午饭,晚上10点吃晚饭,这让唐炬波的肚子咕咕叫了一段时间才适应。但有一样他不用调适也很享受的事,就是晚上“看星星数月亮”。

  晚上没电视,没空调,冷了他们就在房子里烧煤生炉子取暖聊天,晴朗的天气里,新疆的夜空很亮很美,星星密布,月亮深幽,让唐炬波夫妇看也看不够。

    雪山映照下,果园劳作幸福满足

  记得初到新疆,唐炬波和谢莉乍见沙漠,兴奋得在沙堆里翻腾跳跃,孩子似的摆出各种“普士”照相。今年重阳节过后去新疆,他们专程提早数日,按乌鲁木齐--沙雅--喀什--英吉沙--叶城--和田--阿克苏的路线兜了一圈南疆,农闲时又去逛大巴扎,唐炬波觉得自己越来越钟情这片广袤神奇的土地。

  就在11月上旬的一天,一场泥雨过后,正在枣园劳作的唐炬波一抬头,突然看到远处连绵的群山正一层层、一丝丝散去长年笼罩着她的云雾,渐渐的,雪山露出了她神秘美丽的真容,在阳光下静静散放着亮晶晶的神圣般的光芒。这让唐炬波瞬间心潮澎湃——顶着艳阳,遥望雪山,在自己的果园里劳作,此景此情,让他突然感到那么的幸福、安宁与满足。

  憧憬

  一个遥远美丽的地方,成了家乡

  在宏进市场和唐炬波夫妻聊天时,他们的业务电话不断,又有一大货车的冰糖心苹果从阿克苏他们的果园装车往玉林进发。“今年冰糖心苹果很热销,在南宁尤其卖得火。”唐炬波说,他的苹果外形不算好看,因为不套袋子,一直让它们在自然的环境中生长。记者尝了一个,苹果核周围呈星形的淡黄透明果冻状,口感甜脆,浓郁苹果香中带点冰糖的清鲜。

  由于挂果时间长,日晒足,唐炬波的枣子甜度大,掰开的枣肉呈黄色,还出现了拉丝。而同样由于自然生长,枣子表面有一层尘灰,外形并不光鲜。

  辛勤耕种,用心管理,新疆这片沃土给唐炬波和谢莉这两个远方的外乡人给予了沉甸甸的回报,而他们也在这个离玉林万里之遥、风情迥异的地方种下了一片深情。“我们新疆好地方啊,戈壁沙滩变良田;我们美丽的田园,可爱的家乡,风吹草低见牛羊,葡萄瓜果甜又甜……”饱含对新疆的感情,唐炬波“改编”了一曲《我们新疆好地方》,新疆,是他和妻子事业的第二春,也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