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田市吐沙拉乡8700多农户,七成以上家庭从事手工地毯编织。
“一条3.6米幅宽的地毯,5名工人一天只能织10厘米。”古尔邦节前,记者来到吐沙拉乡采访,该乡有名的织毯大户肉孜尼莎汗给记者介绍。
记者在肉孜尼莎汗的地毯车间里看到,数十名织毯工人三个一组、五人一排正埋头织地毯,每个人的神态都那样专注,一幅幅图案典雅、色彩艳丽的地毯就出自这些农民之手。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肉孜尼莎汗的地毯厂共有120个地毯架,每年加工手工地毯3000平方米左右。地毯价格根据道数(经纬线密度)和羊毛质量而定,最贵的每平方米逾千元,最便宜的每平方米只需120元。
和田地毯的价值不仅在于手工编织,而且与当地所产的羊毛弹性好,地毯踩踏之后表面的羊毛不倒伏有直接关系。很多到和田旅游的国内外游客都喜欢采购一块和田地毯带回家。“加拿大的、日本的……”肉孜尼莎汗回忆到她地毯厂买过地毯的外国游客。
和田当地率先致富的那些人也是手工地毯的重要买家。肉孜尼莎汗的地毯厂正在加工的一块40平方米的纯羊毛地毯,买主就是当地一位玉石商人。那张地毯售价2万元,玉石商人已经预付了5000元订金。
考虑到很多国内外游客对和田地毯的生产过程很感兴趣,吐沙拉乡党委、政府近期计划建一个集游客接待、手工地毯加工、展示、销售为一体的旅游点。这样一个创意既有利于游客零距离地了解手工地毯加工全过程,而且可以安置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
和田农民织地毯大都买现成的毛线,肉孜尼莎汗谈到她今年打算建一个加工毛线的车间,那样一来加工地毯的成本还能再降低一些,而且可以就地转移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吐沙拉乡党委书记张新立告诉记者:“2006年,吐沙拉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中15%来自织地毯的收入。”
吐沙拉乡七成农户织地毯
发布时间:2007-10-18 来源:新疆日报
摘要: 吐沙拉乡党委书记张新立告诉记者:“2006年,吐沙拉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中15%来自织地毯的收入。”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其他人正在看……
- ·四师七十团科技种田助推职工每亩增收120元
- ·新疆:现代农业撑起尼勒克县农村经济半壁江山
- ·史有成:依靠科学种植红枣走上致富路
- ·新疆沙雅县:特色养殖富农家
- ·新疆额敏县测土配方施肥成就农民致富梦
- ·新疆拜城县马铃薯助农人均增收750元
- ·新疆兵团一五〇团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助力职工增
- ·新疆察布查尔:种小树苗挣大钱
- ·中国驼奶之都新疆福海县 “沙漠之舟”驮起牧民
- ·中国最大亨氏番茄种植基地番茄丰收 带来火红收
- ·新疆阿克陶县拓宽农牧民致富门路
- ·特禽养殖成为致富路上的“山大王”
- ·新疆兵团石河子总场北泉镇职工群众多元增收纪实
- ·杨林:养殖战线上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 ·新疆优质精品的红枣推向市场致富
- ·新疆布尔津县玉米合作社助农牧民增收致富
- ·二十一团大棚鸭子顶呱呱 6000只种鸭挑大梁
- ·兵团八师一四三团林下特色养殖走出农业生态发展
- ·克孜勒萨依村工作组帮助建起“致富厂”
- ·新疆农八师一四八团:侯太年的“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