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县孙各庄满族乡是以林果业发展为主的山区少数民族乡。2006年,二十八岁的郭亮放弃中学政教处主任的职务,主动请缨来到满族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任职。近十年来,他凭着对事业的忠诚和对山乡人民的挚爱,扎根在这里,穿行于村落之间,全身心投入到以科技发展林果业的工作之中,把青春献给了山区百姓。
金秋时节是农民最忙碌的时候,在孙各庄满族乡有一个比果农更忙碌的人,他就是乡成校校长郭亮。记者来到孙各庄成校时,郭亮刚刚从丈烟台村的果园里查看板栗收获情况后回来。郭亮说:“近期特别忙,正在联系客商、联系客户,调研市场、做做预算,然后给老百姓做好宣传,做好导向。”
郭亮中等个头,寸长的头发,一身朴素的着装,即便扎根山乡多年,透过鼻梁上的一副眼镜还是能看出几分书卷气。 2006年,郭亮刚从普教转向成人教育时也是个门外汉。为给山乡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他通过各种途径参加与农业有关的培训班,在单位也是拼了劲儿地学习农业、林果业、养殖业等专业知识。常常一学就到凌晨两三点,早晨爬起来又要到田间果园亲自去动手实践。郭亮回忆说,那时候的成校缺少校舍和教学设备,一间几平方米的办公室既要用来办公,又要当宿舍,有时候还要当库房。在这样的条件下,他经常是十天半月不回家一次。“山区比较封闭,老百姓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比较滞后,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让他们的腰包鼓起来、日子好起来,我觉得是我一个成校校长的重要职责。”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努力,郭亮这个门外汉就磨练成了一名“专家型”青年成教工作者。这期间,他先后组织成立了“孙各庄满族乡果品产业协会”和“孙各庄满族乡旅游协会”。为加快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和林果业的区域化栽培,他和其他教师一道,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深入到全乡十三个行政村对山林果园面积、栽培品种、果树管理水平、产量效益、水肥条件进行了调查摸底。孙各庄成校教师宋爱军说:“校长带着我们几个教师,踏遍我们全乡二十五个山头,然后还有平地全部转过来了,然后根据各村的土壤和水质条件又进行进一步的细化。”经过研究分析后,郭亮提出了“砂河两岸发展优质速生核桃,优质土壤地块发展红提葡萄,缓坡发展板栗,沟谷发展磨盘柿子”四大果品区域化栽培的想法,并针对土地分布,水源条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
2008年9月在乡政府的支持下,郭亮又牵头组织全乡三百六十三个核桃种植专业户成立了蓟县第一家“天津市黄花山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清香”、“辽河系”、“中林系”等六个核桃新品种,推广应用《核桃绿皮芽接》等专业技术十项,并注册了“孙各庄”牌商标,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几年来,合作社经郭亮联系销售的商品核桃超过了五十万公斤,并且价格每斤提高十多元,种植户合计多收入一千多万元。夏家林村果农张立忠说:“郭校没来我们这之前,我们这核桃都是老品种,一亩地也就是二百斤吧,引进新产品、新技术之后一亩地四百斤吧,本身这新品种就贵,收入也就翻一番还得多呢!”
孙各庄满族乡地处山区,经济基础薄弱。为了能最大限度地给果农增加收入,2012年,郭亮带领北太平庄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到北京怀柔考察栗蘑栽培这一林下经济项目,到河北省迁西引进了栗蘑品种。北太平庄村村民董军说:“栗蘑项目引进之后,原来是当一个副业,现在它已经就变成了一个主业,它的收入要远远高于核桃,让老百姓取得了丰厚的回报,我们都感谢郭校给我们引进了一个好项目,这样的好带头人越多越好。”
郭亮干工作不但敢闯敢拼,而且做事严谨,精益求精。有一次,乡里有百姓找到他说是中华寿桃滞销了,让他帮忙联系一下销路。郭亮二话没说,带上学校的两名教师就奔了北京。教师杜常礼回忆说:“郭校长带着我们到北京新发地市场给老百姓跑销路,人家批发市场凌晨三点钟就搞批发,在那住了三天三宿,睡就睡在那个货架子上。这样把销路给跑来了,联系了好几个客户,等回来以后我们郭校长胃病就犯了,一边输着液还一边给老百姓打电话联系采摘的业务呢!”
郭亮把成人技术学校当家,把乡里的每一名百姓都当成亲人,可心里却唯独没有自己和他的小家。郭亮的妻子孟振红也是一名老师,每天工作都很繁忙,郭亮常年在成校忙碌,孩子和家务事全都交给妻子一个人打理。孟振红说:“早晨五点多点儿就从家出去了,晚上十一点进家,没有节假日,寒假、暑假没有休过一天。孩子每天都看不到爸爸真的,当时我是很不理解,但是他说如果我有一份力、我有一份精神,我有一份劲头,我想把孙各庄的果业发展起来,我想带动老百姓致富。”
郭亮总是耐心开导妻子,他也很爱家,也不是不愿意享受生活,只是不能把追求个人幸福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你有能力就应该多为大伙做点儿好事,做点儿有意义的事。现在也经常教育孩子,现在的生活条件都好了,那你活着的目的不能就为了吃好的、穿好的呀,你做的贡献是啥,你的价值是啥体现在哪呀,得能体现出价值来人活着。”
有一次在帮着蜂农整理蜂箱的时候,郭亮被蜜蜂蜇了脸,他瞒着妻子一直没有回家。三天后回到家里,妻子孟振红看着眼前的丈夫不禁落泪了。“晚上我给他开门,哎呀这脸都肿得挺老高,都淤青了。然后我说疼吧,他说不要紧的,事后通过别人我才知道他都已经输了三天液了,这还是消了肿之后他才回的家,感觉他特别辛苦,特别不易。”
郭亮把妻子感动了,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郭亮又可以放开手脚做他想做的事情了。现在,孙各庄满族乡每年三百万斤的核桃不仅销往京津冀等地,更远销宝岛台湾。今年年初,郭亮又组织乡里百姓成立了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且很快就将建起一座蜜蜂养殖园,同时他还多方联系引进建设了核桃深加工项目。郭亮说:“我想就扎根山区不动摇了,我要把我们孙各庄满族乡的好的产品进行深加工,拉长农产品的产业链,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收入。现在已经注册了一个食品有限公司,准备生产核桃油,把这核桃油推向市场。”
在多年的成教工作中,郭亮踏踏实实地钻研业务知识,为群众致富谋出路。他跟学校的老师讲,农民每一次参加学习和培训,必须要让他们“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在郭亮的感染下,孙各庄成校的每一名老师都练就了过硬的教学本领和专业技能,并经常深入到田间果园,为满族乡及周边镇乡的果农讲解果树管理措施及病虫害防治办法,农民都把他们当作“致富的贴心人”。
2010年,孙各庄成校被评为“县级科技工作先进集体”;郭亮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被评为第八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2014年荣获年度“天津好人”荣誉称号。面对荣誉和掌声,郭亮淡然一笑,他觉得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许多工作还要等着他去做,新得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