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猪放到野外散养,不仅猪儿不生病,而且还能多卖钱。岚县王狮乡老庄上村的七旬农民郝太太别出心裁的养猪办法,为自己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从2014年7月开始散养传统黑猪,郝太太经过半年多的摸索和实践,散养猪存栏数量由开始的十来头到目前的100多头,实现了纯绿色、无污染的生态养殖,生猪成活率由65%提高到96%以上,且散养生猪从不打针吃药,食物主要是土豆、玉米、谷子,加之散养猪喝的是山上流淌的山泉水,确保了生猪肉的品质。“饲料喂养的生猪,价格受市场影响很大,而生态养殖的生猪价格一直保持稳定的态势。”近日,正在院子里喂食猪娃的郝太太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决定散养生猪,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做了长期的市场调查后,才把目光盯在了生态养殖上。
记者在养殖场内看到,清晨,工人们把碾碎了的土豆和玉米扔进猪圈,黑猪便一个个蜂拥而上争抢着。待到喂食之后便全部放到林地里去散养,每天早上放出去,晚上赶回圈舍里。散养的生猪不仅不生病,而且通过放养,让猪在自然中觅食,每头猪每天减少了一半以上的饲养费用,最重要的是猪自由活动,吃到各种天然草料营养丰富,比传统圈养的猪获得的营养更丰富,身体更加健康,猪肉品质更高。
郝太太饲养的这种黑猪浑身黑色,生长周期为十个月。为了掌握好的养殖技术,专门聘请了有关技术人员,来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让这里的猪吃上干净的食,人们才能吃上放心肉”,技术员王鹏说:“这种猪肉吃起来和其他猪肉口感不一样,首先颜色上就特好看,里面是五花三层的,瘦中带肥,肥中带瘦,不像那种瘦型猪,全是瘦肉,不过这种猪的背膘上确实比那种猪肥,但是吃着特别的香。”
据了解,这种生态散养的黑土猪,体型适中,胆固醇含量低,而且肉质鲜美、口感好,首批生猪还未出栏,就受到好多消费者的预定。郝太太的散养黑猪不仅给自己开辟出了致富道路,更能给消费者养殖出质优味美的好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