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柳林县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依托现有28万亩红枣林、19万亩核桃林和12.9万亩退耕还林地,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林下特色种养等经济产业,林下种植面积达到10万余亩,林下养殖场10个,既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又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根据全县大规模发展经济林的实情,柳林县采取以点带面的办法,试点发展林下经济,形成了能人带头、合作社带动、园区示范、订单种植的多元化
组织形式。今年该县农业技术专家刘笑牵头,在三交镇堡则则、石西乡上庄、后河底等村红枣林下采用宽膜覆盖技术,进行了500亩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示范,带动了全县红枣林林下经济的发展。三交众森养殖、龙门垣绿色农林等60多个合作社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共带动农户1200多户。通过龙门垣万亩核桃园区、联盛生态农业文化园区和全县红枣管护示范园区的示范带动。天王农产品合作社订单种植林下绿色谷子4000亩,沟门前风味食品公司订单种植林下辣椒、大葱800亩。
依托优势资源和不同地理条件,柳林县因地制宜,形成了多种林下产业发展模式。一是林禽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间以及郁闭林下昆虫、杂草多的特点,在林中形成“林+草+虫+禽+林”生态循环食物链。穆村镇三村委富民野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承包本村退耕还林地200亩,养殖家鸡0.5万只,山鸡、野鸡、珍珠鸡等0.5万只。每年可向社会提供商品野鸡2万只,商品野鸡蛋260万枚,年纯收入36万元。二是林药模式。在未郁闭的木材林下种植较为耐阴的药材,通过间作,林木为药材提供隐蔽条件,防止夏季烈日高温伤害,同时林下间作药材采用集约化的精耕细作,有利于改良土壤、增加肥力、促进林木生长。柳林镇于家沟村、高家沟乡东山村林下种植柴胡、黄芩、黄芪、大黄、远志等2000亩,一年种植,多年收获,每亩年收入可达1000元,年总收入200万元。三是林菜模式。根据林间光照程度和各种蔬菜的不同需光特性,科学选择种植不同种类、品种。全县林下种植蔬菜4000余亩,年收入800万元。四是林粮模式。在经济林下发展谷子、马铃薯、大豆等低杆粮食作物,全县林粮间套种植8万余亩。
今年,柳林县财政投资1700万元在龙门垣核桃园区和联盛核桃园区示范林下种植经济作物4.4万亩,并采取农资补贴、技术指导等方式鼓励农民种植大豆、马铃薯等低杆作物。东垣、西垣、中垣等村核桃林下种植的谷子每亩收入达到2800元,辣椒每亩收入达到3000元,大葱每亩收入达到7000元。通过这种形式既提高了农民经济收益,又促进了核桃林和红枣林的管护,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