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山东省潍坊市孟家峪村,夏天是羊产奶的旺季,周边几个村的五千多养殖户每天都把羊赶到村口的挤奶站,他们要把羊奶统一交给一个人,这个人在当地人眼里就是一个传奇。
朋友 齐亚杰:潍坊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董总,都知道他的创业的故事,认为他是一个做成事,能做事,会成功的一个人。
经理 邱建林:雷厉风行,说咋样就咋样,有那种冲劲,让你感觉就是跟着他你就使劲往前冲。
经理 陈华永:是从部队出身,他是白手起家,从三头牛开始做起来的,因为是牛把他托到这个位置。
他叫董玉坤,他就是那位从3头牛起家的传奇人物。
董玉坤原来做的是牛奶生意,他从收购一个只有3头奶牛的小厂子开始,四年时间就做成潍坊市最大的牛奶加工企业,年销售额两千多万元,可到了2008年,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行业危机,企业一下子掉入低谷。
董玉坤:从天上一下掉到井里,我无助了,没想到太可怕。
董玉坤果断放弃牛奶生意,2009年又在羊奶领域从头开始。为了抓住商机,他一天之内喝了十多斤羊奶,两年时间写下四十多本笔记,终于解决了一个行业公认的难题。让他的企业每年销售额翻一番。2013年5月记者采访的时候,上半年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三个亿,这是什么行业难题,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朋友 齐亚杰:我没有想到,应该说真的是一匹黑马,一是人长得黑,二是没想到他能够以这种条件脱颖而出夺得冠军,这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共青团潍坊市委副书记 李志为:确实是我们潍坊的品牌,潍坊的骄傲。
1992年18岁的董玉坤应征入伍,当兵后没想到自己的任务是建一个奶牛场,喂奶牛。在这个岗位上他干了6年,2004年他从部队转业到潍坊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没多久,他听说原来部队的奶牛场要转让,董玉坤不忍心,就联系了几个战友凑了60万元,把奶牛场承包了下来,当时只有三头牛。
董玉坤:没想说是干多轰轰烈烈,我把牛买过来,然后养着它产奶就行了,这是最初的这么一个想法。
当时牛奶市场非常稳定,因为养的好,卖的好,董玉坤不断兼并小型奶牛场,到2008年,牛的数量已经增加到2000多头,年销售额也超过2000万元,董玉坤干劲十足。
就是这一年,董玉坤有了更大的想法。2008年,他花了1200万元,打造一款新型功能性乳制品,他计划新产品在中秋节上一炮打响,可结果却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董玉坤:一路走来,那个顺的就是,咱们想都想不到,那太顺了,开江扩土,兼并牛场,好多人刮目相看,财富急剧的膨胀,造成甚至我有点自负,中秋节这一出去,我们有至少能挣一千万吧。
董玉坤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可就在2008年9月13日,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中秋节的前一天,“三聚氰胺”事件爆发,震惊了整个乳品界,整个行业形成了灾难性的危机,很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超市里的牛奶产品一下子无人问津,董玉坤的牛奶一天一袋也卖不出去,整个人一下子掉入冰库。但不久后的一次出游,成了他财富爆发的转折点。
董玉坤:那个时候感觉什么感觉,从天上一下掉到井里,我无助了,没想到太可怕了,那个来的太突然,质监的,卫生的,防疫的,以及我们行政管理部门打电话,类似于像通缉我一样,你在哪里?
董玉坤花了上千万推出的中秋节新品也一下子压在了仓库,更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有关部门的人就进驻他的牛场,看着他,寸步不离。
董玉坤:我当时还挺委屈,跟他们讲,我说怎么了,他说你不要问怎么了,你收多少奶,我说我不收奶,我自己的牛收什么奶。
经理 邱建林:确实感觉很冤枉,包括董总在内,都是整天,我们当时压力确实都挺大。
董玉坤:那个时候很多人的眼神,他看着你,给你,你加了多少三聚氰胺,他一笑我特别敏感,他就是不说我,一个很和善的笑,我就感觉到他在笑我。
周围人异样的眼光,让董玉坤心理很不是滋味,那段时间,他就每天就呆在这个咖啡馆,一呆就是七十多天。
董玉坤:我就在这个角落里,就在这里,为当时我在三楼,这个地方(人)很少,这都是原先的。不愿意见人,感觉从天上掉到井里,刚掉下去的时候,在井里的时候,觉着肯定有人来救我,我期盼着,看着天,肯定有人救我,但是你在井里呆了两天以后,从非常希望人过来到现在越来越渺茫,那种无助的那种感觉非常可怕,你怎么喊破嗓子没人过来,不知道,听不见。
董玉坤根本没有想到,这个危机,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并没有消除,而且越来越严重,新产品还压在库里,2000多头牛每天还要吃四五万的草料,每天产的20吨牛奶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他尝试各种办法把牛奶送出去。
董玉坤:我们甚至想了很多办法,奶浴,或者一些保健,人家都不要,说是都有毒。
最后实在没办法,他就花了480元雇了人专门给他倒奶。
到2008年11月,冷清的牛奶市场已经让董玉坤赔了2000万元,连给员工的工资都是东拼西凑借的。
董玉坤:倾家荡产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不倒奶了,这是最煎熬的。
经理 陈华永:当时的话看不到希望,当时真的,实话实说,真看不到希望。
董玉坤的奶牛场陷入了破产的边缘,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因为一个牧羊人的话,他看到了新的希望。
2008年11月的一天,董玉坤去郊区散心,在路边,他看到一个穿着棉袄的老人在寒风中在卖东西。
董玉坤:我认为是卖柿子的或者买山里山货的,我说大爷你卖什么呢?他说,我卖奶,一说奶我就头疼,头大了,我又来了一句废话,我说多少钱一斤,他直接扒在我车门上,这四角一斤,你给我两元都给你。
老人很热情的介绍自家产的羊奶,这时,一个念头让董玉坤兴奋不已。
董玉坤:这个(时候)是不是牛奶不行,羊奶是不是还行啊,我还有好多做奶的设备,储奶罐,运奶车,好多,它不行,羊奶还兴许能行,当时的出发点很简单。
牛奶遭遇市场危机,为什么不趁机发展羊奶?在这个紧要关头,董玉坤想试一试,回去之后就开始考察调研。没想到,这一找,还真让他有了意外的发现,他凭借这个发现,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做出决定,公司要改行做羊奶。
经理 陈华永:怎么还搞,这一块,因为老百姓的话,对乳品的话已经抱有非常大的质疑了。
经理 邱建林:当时,我们感觉羊奶这个东西它怎么能做,做不起来,而且给我们的印象之中我们老家也是农村的,以前小时候也喝过羊奶,就给人的感觉特别膻不好喝那个东西。
面对大家的质疑,董玉坤却胸有成竹,他拿出了一样有三十多年历史的东西,向大家详细解释。
董玉坤:它也是我发展奶山羊产业的原动力,让我看到了这个产业的延展性。
法律顾问刘海明:当时,董总把这东西拿出来的时候,我们无话可说了,肯定董总是有备而来的。
到底凭借什么东西,让董玉坤能一下子就说服所有股东呢?
董玉坤:这是1979年,山东省奶山羊建设基地规划,每个县的任务,而且这几十个县是地毯式无缝隙覆盖,家家户户有羊,所以说它有好的养殖传统。
原来,董玉坤在调研的时候发现了一份30年前的文件,上面清楚的表明,当地非常适合养奶山羊,而且在全省都是一流的,这坚定了董玉坤转行做羊奶的信心。随后,他马上卖掉了2000多头牛和不必要的设备,筹集了一千多万元,他要在羊奶行业里重新开始。
2004年董玉坤退伍后开始创业卖牛奶,四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在事业发展最顺的2008年突遭“三聚氰胺”事件,最危机的时候,一个老羊倌的话给了他启发,董玉坤决定做羊奶,一开始干,他就迫切的想扩大规模,为此,亲自去陕西买回来1200只羊,结果免费到村里一发,却出事了!
2009年8月1日,一大早董玉坤就拉着从陕西买来的1200只羊到坊子区南流村给大家免费发放,村民们没见过这么好的事情。
山东省潍坊市任家水坡村支部书记 任传德:场面非常壮观,也非常热闹,为什么这么说呢,老百姓从来没见过有人免费往下发羊。
法律顾问 刘海明:一个小组都五六户,一户就是七八十只,一百只,大的有两百多只的,这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