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前邵村臭水塘变成“聚宝盆”

发布时间:2012-08-22  来源:大众日报
摘要: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前邵村有800亩水塘,平均每家一个鱼塘。以前,前邵村就是全市“上农下渔”发源地,大力发展南美对虾养殖和棉花种植,使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用前邵村老百姓的话讲“自从村里来了耿书记,水泥路给修到了家门口,自来水通进院子,路灯亮了,健身广场建好了,街道干净了,村子也变靓了……”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前邵村有800亩水塘,平均每家一个鱼塘。以前,前邵村就是全市“上农下渔”发源地,大力发展南美对虾养殖和棉花种植,使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但是,近几年,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了虾易生病并死亡从而导致减产的现象,制约了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好多村民的虾池都变成了臭水塘。针对这一问题,驻村帮扶工作组积极开展工作,与养殖种植户进行分析、寻找对策。

  2011年7月,耿清书他们经过多方协调,请来了东营市水利局和海洋与渔业局的专家到前邵村对虾池进行会诊。专家通过与养殖户详细交流、实地查看虾池、认真分析水样、解剖病虾样本等细致的工作,并根据前邵村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提出了进行蟹虾混养的建议。根据专家的建议,东营市交通运输局驻村帮扶工作组帮助村里建设了一个高标准的蟹虾混养池,利用螃蟹可以吃掉病虾、死虾,并形成“鳗鱼效应”,从而激发虾的活力,减少虾生病几率。蟹虾混养模式取得成功,虾的产量增加,螃蟹也获得了丰收,每亩增加收入1500元。不但克服了存在的难题,而且使养殖户增加了意外的收获。

  工作组通过帮建“蟹虾混养”实验池,在取得成功养殖经验的基础上,又帮助前邵村整平土地300亩,利用池塘周边干挂磁瓦的方式,投资建立高标准蟹虾混养池14个,水面面积达到100多亩。与此同时积极探索甲鱼养殖,今年3月27日,工作组组织前邵村养殖户参观考察团一行47人,到广饶县大王镇海龙水产集团刘集养殖基地参观、考察、学习淡水特色养殖,尤其是甲鱼养殖、加工技术。目前,已放养螃蟹苗60000只、虾苗200万尾、甲鱼2.2万只。

  前邵村完成由“上农下渔”向“上林下渔”的转型。该示范项目建成后蟹虾混养将实现年增产虾7万斤,“黄河口大闸蟹”2万斤,甲鱼1万斤,年增收100多万元,真正让臭水塘变成了“聚宝盆”。苗圃林业将实现效益约200万元,仅今年,全村人均增收1万多元。

  利津县县委书记杜振波告诉记者,“上林下渔”模式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废弃水塘和产业调整实现群众增收致富,而且将这一模式在周边推广应用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发展,使老养虾基地重新焕发新生机。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