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蓬莱北沟楼下农机大户栾志祥的致富之道

发布时间:2012-08-15  来源:中国农业网
摘要:栾志祥是蓬莱市北沟镇楼下村的一名农民,身材魁梧,性格憨厚,半辈子都是与土地和农机打交道。在蓬莱市农机服务行业,一提起栾志祥没有不知道的,因为他是全市有名的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许多人称呼他为农机“大哥大”。几年下来,他硬是靠耕种贫瘠的土地走上了致富路。

  栾志祥是蓬莱市北沟镇楼下村的一名农民,身材魁梧,性格憨厚,半辈子都是与土地和农机打交道。在蓬莱市农机服务行业,一提起栾志祥没有不知道的,因为他是全市有名的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许多人称呼他为农机“大哥大”。几年下来,他硬是靠耕种贫瘠的土地走上了致富路。回首发展历程,栾志祥深有感触,亮出了他的致富之道:“我是靠‘四只鸡’发展起来的,一是农机――大力发展农机化;二是科技――讲究科学种田;三是算计――注意精打细算和加强管理;四是活计――保证农机作业质量”。

  草率做决定,连续两年吃苦头

  2000年9月,村里有近300多亩土地进行叫行承包,因土质瘠薄、浇不上水等原因,尽管承包金不高,仍没人爱要。“如果这么一大片土地撂荒该有多可惜啊!我仅仅凭着对土地的情感,啥也没考虑就全部承包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栾志祥记忆犹新。当时他仅有两台旧拖拉机和简单的配套机具,又买了一台旧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农忙时节耕、耙、播、收等作业还需雇很多劳力和别人的机械帮忙。老天爷也不捧场,连续两年天气干旱造成粮食严重欠收,所有收成仅够支付化肥、农药、雇机械和人工等费用及上缴承包金,全家人的心血和劳动全搭了进去。严峻的现实使他清醒和冷静下来,认识到仅凭冲动和激情,靠老办法、走老路子不行了。如何才能够摆脱困境、走出泥潭?全家人冥思苦想了好长时间,也没理出个头绪来。栾志祥对两年前的冲动行为感到后悔和自责。

  发展农机化,走出困境大翻身

  蓬莱市农机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带领技术人员到他家进行调研,到田间地头实地察看。通过调查研究和算账对比,帮助老栾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自有机械少、机械化程度低,造成雇机和雇人支出太多,不能适应规模化种植的要求。按小麦、玉米一年两作计算,当时每亩地雇机械和雇人工支出约为150元。而使用自有机械仅花二、三十元油钱,这一项就可节省一百多元,还能提高效率和作业质量。

  结合他家当时的经济状况和仅仅从事农田耕作的特点,农机局技术人员建议采取以下机械配置方案:根据土地面积、作物品种、耕种方式确定各主要环节所需机械数量,注重大、中、小型结合,动力机械与配套机具结合,分出轻重缓急,采用“滚雪球”的方式逐步发展。同时,农机局将栾志祥列为重点扶持的农机专业户,多方面、全方位给予帮助扶持。一是联系货源,帮助选购适宜农机具。二是上门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安装调试、办牌办证。三是农忙季节机械维修、配件供应到田间地头。四是积极争取补贴政策,在购机补贴等方面优先安排,减轻其购机负担。

  近几年,栾志祥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先后新购玉米联合收获机3台、大中型拖拉机5台、旋耕机2台、播种机3台、犁3部,节省资金10多万元。借助农业机械的威力,栾志祥在承包地上大规模实施了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等新技术,收成一年比一年好。近300亩地的农机活,平日里他找一个帮手就能轻松应付,农忙时最多再雇三、四个帮手。除了干自家的活,还为其他农户提供农机服务,每年也能挣几万块钱。说起农业机械化,寡言少语的老栾打开了话匣子:“我算尝到农业机械的甜头了,机械化作业‘四省四高’:省时、省力、省工、省钱、效率高、质量高、产量高、收入高。”

  种田讲科学,先进技术增效益

  栾志祥是个种田的老把式,明白科学种田能增产增收的大道理,可一时搞不清怎么摆弄才算科学、什么技术适合自己。为此,他到农业部门请教。市、镇农业技术专家马上登门服务,针对土地贫瘠、无水浇条件等情况,鼓励和引导他以先进农机为载体,大力实施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配方施肥和选用优良品种等先进实用技术,逐渐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抗旱能力,达到稳产高产。农机技术人员指导他购置科技含量高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和免耕播种机,帮他选择机型、调试机械,手把手传授新型农机使用操作要领,并经常到田间地头,指导他正确选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醒他搞好肥水管理、适时防治病虫害。经过连续几年的辛勤耕耘和科学管理,这些地块的土层越来越厚,土质越来越肥,抗旱能力明显增强,收成也越来越好。2008年,他家的200多亩小麦在持续干旱、一水未浇的情况下,亩产达600多斤,比周围同类地块增产30%以上。“不光是增产增收,还节省大量化肥。原来这些地一年用30多吨化肥,如今有20多吨就足够。”老栾的喜悦溢于言表。

  自己动手干,精打细算多省钱

  “庄稼人挣钱不容易,能省的钱尽量省,能不花的钱一分也不要花”,这是栾志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儿时的他尝过穷日子的苦头,知道生活的艰辛。种粮食本来利润就低,如不精打细算、处处节俭,就很难获得收益。他一方面靠机械化和科学种田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从小处着手,尽量降低生产成本。在这方面主要有四招:一是尽量购买有补贴的机械,用这种方法几年下来节省了10多万元。二是添置常用小型修理设备和工具,学习农机维修加工技术,绝大部分机修和改制工作都是自己动手干,每年能节省近万元钱,用起来还方便及时。三是购买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做到货比三家、批量进货,并巧妙利用好时间差带来的价格差。四是及时了解和掌握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为此他花5000多元购买了电脑等设备。有人对此不理解,老栾说:“这就是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该省的必须省,该花的一定要花,其实花了不白花,反而能够带来更大的收益。”

  作业质量高,预定农活干不完

  近年,楼下村周围几个村庄经营农业机械的专业户不算少,而粮食面积却逐年减少,致使农机单机作业量下降,特别是耕、耙、播等常规作业的市场竞争加剧,部分农机专业户明显感到活越来越少,农机作业效益下滑。而栾志祥却越干活越多,农忙时节农户需提前预定。经过调查了解,我们知道了其中的“奥秘”:一是作业质量高。栾志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农民种地挣钱不容易,咱做人做事都要凭良心,活干不好一耽误就是一茬庄稼甚至一年收成。”栾志祥对农机作业的基本要求就是给别人干的活要比给自己家干的活质量好。二是作业价格低。随着柴油价格不但攀升,各项农机作业价格也水涨船高。如小麦、玉米一年两作,近两年每亩用于各项农机作业的支出接近300元,种地农民普遍感觉难以承受。栾志祥制定的农机作业价格一般是市场价的80%,一星半点儿小活和几块钱的零头全免,而且可以待庄稼收成后付款,对贫困户一律减免。善于精打细算的栾志祥知道几年下来这笔钱不是个小数目,但他总是憨厚地笑笑:“老少爷们找咱干活是瞧得起咱,我多踩两脚油门少抽两包烟就有了。”三是实行“一条龙”作业。为了提高农机配套性和利用率,免去农户多次找农机的烦恼,2008年,栾志祥联合本村另一名农机专业户成立了农机服务队,根据300亩承包地和周围村庄土地及农机状况,科学制定农机配套方案,先后添置了拖拉机、播种机、旋耕机等常规作业机具和重型深耕犁、玉米联合收获机等新式机具,实现了耕、耙、播、收、运、脱“一条龙”作业,极大地方便了农户,增加了农机服务收入。

  经过十年的发展,栾志祥共拥有拖拉机9台、汽车1辆、小麦联合收获机2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台,犁、旋耕机、播种机等13台,农机资产价值80多万元。2006年建起农机综合服务大院,拥有办公室、机具库、油料库、修理间等,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00万元,每年靠经营土地和农机服务可获纯收入30万元,成为远近有名的农机大户。2009年,栾志祥又联合四个农机专业户成立了祥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全市首家真正实行“订单式”作业,农机服务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