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回家乡二次创业 带乡亲“零风险”致富

发布时间:2015-06-08  来源:成都日报
摘要:四十年前,平桥乡有一户人家,房檐低矮,家徒四壁,孤儿寡母只有靠着左邻右舍的接济勉强度日。

 

  四十年前,平桥乡有一户人家,房檐低矮,家徒四壁,孤儿寡母只有靠着左邻右舍的接济勉强度日。

  四十年后,这户人家成了带领村里人发家致富的主心骨。

  这户人家就是刘守平家,岁月荏苒,让上世纪60年代生的刘守平从一个放牛娃变成了中年人。

  回忆当年,“苦啊,真的是比黄连还苦。”刘守平脱口而出。

  可他是一个很能与“苦”较劲的人,生活的磨难有多“苦”,他就能有多“吃苦”,所以就算脊背佝偻,他能白手起家,他能创业成功,他能带乡亲们“零风险”致富。

  打拼 从16元钱到最终创办公司

  为了煮饭顿顿捡柴火,辍学喂猪放牛,挖野菜充饥……很小的时候,刘守平就没有了父亲,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不得不把生活的重担早早地压在自己的身上。

  “我的残疾可能是遗传我母亲,都是先天性脊椎弯曲病,身体很差,不能挑也不能担。”可是刘守平却有着聪明灵活的头脑、踏实肯干的双手和坚持不懈的恒心。

  17岁,揣着一分一分攒下来的16元钱,刘守平开始了创业的道路。

  他卖过花生、开过杂货铺、卖过水果、在便利店打过工……

  最后,在成都的一家货运公司,刘守平开始跑业务。“这家货运公司主要是接水果运输的单子,我就负责去跑业务、接单。”冥冥之中,这份工作经历为刘守平积累了受用不尽的人生财富。

  “我人生的第一桶金就是在这里挖到的。”由于业务出色,刘守平做到了货运公司的股东。

  2006年,刘守平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票务公司。这时的刘守平,早已可以衣锦还乡了。

  抉择 回乡二次创业造福乡亲

  2011年元月,平桥乡党委政府召开“回乡创业”座谈会,动员和吸引本乡在外创业人士回乡创业。作为其中的一员,乡党委政府极力挽留刘守平回乡通过创业推动平桥乡水果栽培的发展。

  “当时只是一个提议,家里人听说后也是极力反对,所以这个事情我没有一开始就放在心上。”是呀,不难理解,当时的刘守平已经有了一家自己的公司,家里人也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谁会愿意去对未知的事情狠砸一笔钱。

  而且,创业往往并不全是靠着理性分析成功的,还要靠着一股劲儿。刘守平当时不愿意去做这件事,并不是安于现状,而是缺了非做不可的这股劲儿。一次偶然的相遇,与同村一位7岁孩童的一次对话,让他找到了力排众议、非做不可的理由。“我是平桥乡人,都过了四十多年了,不能再让平桥乡的子弟中还有人跟自己一样,上不起学,读不起书。”刘守平决定响应乡党委政府的号召,认认真真地做这件事。

  探索 让乡亲“零风险”种草莓

  经济水果种植,说实话,刘守平不懂。“该选什么水果项目?平桥乡的土壤适合不?乡亲们会信任我吗?我都不晓得。”决定接下这个任务,刘守平或许可以凭着一时冲动,但怎么做,却需要冷静地思考。

  “在货运公司工作的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刘守平说,因为跑业务结识下了当时很多从事水果行业的朋友。

  于是,刘守平先找来了一个从事水果销售几十年的朋友,再找来两个深谙种植技术的负责培育把关,最后还在平桥乡找到两个投资人,六个人一拍桌子,投资300多万,成立了一家农业科技开发公司。4月,就签订了10年的土地流转合同,承包285亩地,开始了冬草莓种植基地建设。

  考虑到此,2012年,刘守平又成立了一家冬草莓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型模式带动平桥乡散户开展冬草莓种植,即由公司免费提供种苗,提供全程技术指导,由合作社对草莓产品实行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我们就是想让乡亲能‘零风险’种植冬草莓,草莓丰收了可以自己去卖,也可以由合作社收购,不用担心卖不掉会赔本。”刘守平告诉我们。

  第一年,敢第一个吃螃蟹的村民只有20多户,但就是这样,艰难地撕开了平桥乡发展冬草莓种植的口子。“我们一定要让这20户村民盈利,解决信任问题。”刘守平说,事实证明,种植冬草莓能给平桥乡的村民带来可观的收益,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就在去年,达到了200多户。

  现在,平桥乡的冬草莓已经形成规模,成为了多个乡镇“取经”的去处。看着日子越过越红火的乡亲,刘守平回想起来,自己最初的心愿不过是不要让家乡的小孩因贫失学,可最终却让他用弯曲的脊梁撑起了平桥乡越来越有奔头的日子。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