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菊花茶的人怎么也想不到:热水杯里扔进一朵菊花,膨胀后居然盖住了水面。它直径有6公分,黄色花瓣充分伸展,撑出了一顶“皇冠”。
只有中国人才懂得吃菊花,只有华东才种食用菊花。可一位不懂植物学的茶馆老板,却实验发现:青藏高原上的黄河峡谷,才是菊花的绝佳栖息地。在这里,菊花界的“姚明”屡见不鲜。
10月下旬,青海省化隆县,几十万朵菊花密集种植在距离黄河百米的一块农地里,车开到村边就闻到了花香。每一丛菊花,都分出若干枝杈,结出几十朵大花。花朵直径从4公分到8公分不等,压弯了枝条。它们先后开放,跨度在一个月左右。
在高原种食用菊花,全国没有先例。直径超6公分的花朵,算是菊花茶里的奇葩,可在这片田里是太平常了。那些充分成熟的花朵,耸成茸茸的一团,像毛皮编的高帽子,让人爱不释手,用来泡茶可惜了。
体积惊人不说,味道还更加浓郁。嚼一下掉落的花瓣,会觉得叶儿脆脆的,迸出来甜汁一丝,细腻的菊花香几分钟也不褪。
48岁的司涛,站在他承租的60亩菊花田边,十分满足。“我当过十几年通信兵,上天入地的设备,什么都摆弄过。但种地的事情,我以前不懂。”
司涛是北京一家茶馆的老板,种菊花的念头归功于灵光一现。喜欢喝菊花茶的司涛,曾在青海部队里工作,熟悉高原气候。他记得路过藏民家门口,常见门前种植一丛丛菊花,赤橙黄绿,又大又艷。但当地人并不会吃菊花。
“能不能把泡茶用的菊花种在高原呢?”司涛咨询了中科院的植物专家。据专家说,菊花喜欢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弱碱性的旱地和沙土地。司涛决定实验一 下。他把地点选在青海化隆县。这里海拔2000米,是回族、藏族和撒拉族聚集地区。司涛筹集了几百万资金,成立了青海京源农业科技公司,租下田地。他从黄 山附近引种了一种黄菊花,经过两年驯化和选育,把它“移民”到了高原。
2013年,第一次大规模种植就取得成功。高原的菊花,个头比祖先更大,而且有效物质浓度也更高。司涛给新品种起名“冠菊”,因为菊花长得像王冠。
可没预料到,高原一场霜冻,让司涛已经进入收获的菊花损失大半。今年他吸取经验,提前搭建冷棚,就没问题了。
几年下来,司涛成了种菊花的行家,当地人叫他“花王”。他指导别人干活,春寒时暖棚育苗,覆地膜后移栽,避免菊花授粉,采摘后枝干犁成粉碎还田……菊花田不能打农药,只能用沾虫板,不能用化肥,只用牛羊粪,不用鸡粪,因为后者会滋生小虫。
司涛说,菊花容易摘下,因为花蒂和花枝是脆的,而在田里举手投足就得小心,不然要碰折一大堆宝贝。
摘下的菊花经过烘干,将销售到全国,还有一些出口。据说按朵来卖,价格不菲。
司涛说,明年会扩大到300亩,而且可能推广到附近的县。他希望附近的农民能引种他的菊花,这样可以把许多荒废田地利用起来,贫困农民也能增收。
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卫星说,当地一般种植的经济作物包括土豆、青稞和油菜,从没有想到种菊花赚钱。而种植菊花,比起以前的经济作物收入能多一半。
“像司涛这样的是真正的专家。”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的丁晨旭博士认为,青海地广人稀,很多农田由于积温低,不出效益,但一旦有“冠菊”这样适合当地条件的作物,农业潜力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