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过后,记者到乐都区中岭、李家等乡看到在田间地头停满了各种拉运马铃薯的车辆,农民们有的往地窖里贮藏马铃薯,有的忙着将马铃薯装入编织袋,在地头上过完秤便销售给了贩运马铃薯的商户,马铃薯收挖己近尾声。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海东市马铃薯总产量达(鲜薯)125万吨,亩均产量达1603公斤,较去年增产173公斤,马铃薯产值达17.2亿,较去年增加6.1亿元,马铃薯产量产值创历史新高。
在乐都区中岭乡采访时,王明芳,这位全区最年轻的女党委书记告诉记者,被省农科院确定为“青海省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乡”的中岭乡,自2012年以来,马铃薯种植面积都在1万多亩以上,马铃薯销售收入占全乡农民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像120户人家的平坦村海拔2800米,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是理想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现在,平坦村种薯种植面积从2005年的五六百亩增加到1300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6.7%,其中,原种繁育基地700多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500多亩,生产种薯240万公斤。村里有40多户在西宁和乐都买了楼房,全村马铃薯销售收入户均在4万元以上。李家乡民族村李双林一家6口人,每年马铃薯种植面积约15亩,马铃薯种植是家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从家里的家电像冰箱、洗衣机等等都来自于种植马铃薯的收益,最好的一年,他家马铃薯种植收入了10多万元。
针对海东市山区气候冷凉,土壤富含钾,生产的马铃薯以薯大、均匀、耐贮藏、口感好、淀粉含量高而获得国内市场的好评这一实际。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为加快优质脱毒马铃薯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从品种选育、脱毒种薯生产、综合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通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培育、扶持了一批善经营、懂管理的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建立了马铃薯营销网络体系,加快了产销衔接,全市出现了马铃薯种植营销合作社、种植大户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有效带动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随着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种植,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据了解,2013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78万亩。在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大力推广青薯2号、青薯9号、乐薯1号、民薯2号、下寨65等优质高产脱毒种薯和全膜双垄栽培等实用技术,马铃薯单产水平较上世纪有了明显的提高,亩均产量达1603公斤,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乐都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2万多亩,其中全膜双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2万亩,建成千亩集中连片示范区38个,百亩集中连片示范区7个。乐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马元存介绍说,早在1986年,省农科院就和乐都农业部门合作,在平坦村的甘树洼建立了全省第一个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27年来,农业科技工作者不断把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培育成微型薯,再把微型薯培育成原原种,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乐都区采取“技术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机具投入直接到田”的办法,着力提升马铃薯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收获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了全区马铃薯产业的稳步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乐都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收获面积逐年增加、产量稳步增长,推广种植马铃薯已成为该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种薯基地的面积也从成立之初的7.4亩扩大到现在的50亩,为我省脱毒马铃薯的繁育推广立下了汗马功劳。
互助土族自治县是我省粮油主产区,近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占互助县总耕地面积的27%以上,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2012年互助县马铃薯平均产量为1485.0公斤。近年来,互助县农业部门致力于马铃薯脱毒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不断加大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和推广,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成了全省最大的马铃薯脱毒中心。为了更好地提高互助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立足资源区位优势,紧紧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大了优质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力度,积极开展了各品种种薯脱毒和标准化高产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工作,总结出了不同品种、不同区域较为完善的一套丰产栽培技术。在此基础上,今年互助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推进马铃薯规模化种植,依托龙头企业引领特色产业化,推进集约化经营,壮大马铃薯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在威远镇余家村、塘川镇新元村通过土地租赁方式流转土地2000亩,集中连片推进马铃薯种植集约化经营,建成优质马铃薯脱毒原种集约化生产基地。互助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充分发挥马铃薯生产的潜力,该县实施了优质马铃薯高产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可集成组装优质高产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全面提高了马铃薯综合生产能力,从而推进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向更高层次迈进。
互助县西山乡张家沟马铃薯种植营销协会会长王顺邦是土生土长的互助人。早些年,乡政府一再号召村民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但却很难得到村民们的响应,当时的马铃薯价钱低,还经常卖不出去。2002年,他买来了手扶拖拉机,由家里人负责收购乡亲们的马铃薯,自己则拉着马铃薯到西宁贩卖,回来时再拉上一车化肥回乡卖给乡亲们,当年他便收入了近3万元。王顺邦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农民经纪人后,积极发动周围的村民们学习种植技术,把自己的好经验、好技术无偿地传授给周围的村民。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种植马铃薯的人越来越多了,销售也越来越好。现在,互助县有越来越多的像王顺邦一样的经纪人,依靠家乡的马铃薯,带领着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