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江西省奉新县建华农机化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年轻的宋双春总经理,无人不竖起大拇指。1983年3月出生的宋双春,成长于奉新县宋埠镇宋埠村一个普通农户家中。自小就表现出对农机的浓厚兴趣,在国家农业政策的指引下,凭着坚定的毅力和灵活的头脑,从一个传统农村家庭经济起步,不断发展壮大,到今天成为个人拥有各种农机具63台,农机总动力达1195.5千瓦,固定资产达365.4万元,年种养加工总收入达360万元的农机大户和合作社带头人。说起他的成长故事,合作社成员们都如数家珍。
万紫千红总始春
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宋双春总是说受益于国家春风雨露般的农机好政策。宋双春对于农机的感情始于1992年春天父亲购置的第一台耕整机。只要有时间他就会看父亲怎么用机械耕作,看着这头小“铁牛”在田里欢快地跑着,他总是有滋有味,总觉得看不够,后来陆续家中又购置了手扶拖拉机、汽油打谷机,父亲也会自己摆弄这些机械,他总是问这问那,饶有兴致。父亲也时常给他介绍这些机械的性能和保养维护知识,渐渐地,伴随着这些机械,他长大了,也能够帮助父亲驾驭这些铁家伙了。2001年读完高中,他不像别的同学急切地希望跳出“农门”,去大学里混个文凭。父亲劝说他,然而他不听父亲劝告,毅然决然地留在家里,挑起了家庭经济重担,独自承包了村里80亩良田。父亲见拗不过他,也就和他一起干了起来。
一念之机在于春
自从承包了稻田之后,宋双春起早贪黑,凡事都尽心尽力,努力钻研农业种植技术和农机技术,年纪轻轻就成为了行家里手。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启动时,他家承包的农田就达200多亩。但是由于自己家只有小型耕作机械,稻子丰收了,收割是个难题,特别是“双抢”还要赶农时,一家人老老少少全部上阵,都很困难。年轻的宋双春早就有个念头,购买一台收割机,于是2002年6月,宋双春和父亲一起花了5万4千元购买了一台南通产的五山牌谷物收割机。当时,也有别的农户买了这样的收割机,由于使用保养技术不到位,效率难以提高,由于那时的农机制造技术还不像今天这样成熟,使用中经常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宋双春硬是凭着执着的信念和刻苦钻研的精神驾驭着这台机械,不但解决了自己家200多亩田的收割难题,还帮助别人收割搞创收,获得3万多元,当年就回收了收割机的大部分成本。此后,宋双春每年都要购置一定数量的农机来充实自己的家底,承包的农田数量也越来越多。
柳暗花明又一春
宋埠镇一向以来就是奉新县的鱼米之乡,有着奉新县农田面积最大的乡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越来越受到农户摒弃,特别是出外打工做铝合金赚钱的年轻人多了,每次回来都要带出去不少年轻人,家中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幼的局面,更是使得农田进一步集约化、农业现代化、农机专业化成为一种可能。宋双春不断拓展着自己在农业方面的规模,随着自己耕种的稻田慢慢增加,所需的农机具越来越多,投入成本着实不算小。苦于投入成本过大的原因,宋双春受制于投入水平的发展速度一度变得慢了起来。04年国家开始启动全国范围内农机补贴政策的时候,宋双春抓住了这个大好机会,2004年春天,他和父亲一起到处寻找适宜的农机具,以便扩大种植规模,他们在到达省城南昌市,花了将近9万元买回了第一台享受农机补贴的无锡太湖半喂入收割机,机收面积和各种营业收入当年就实现了翻番,达到了40多万元。随后的几年他陆续购进了久保田半喂入收割机一台、星光全喂入收割机一台、星光至尊全喂入收割机2台、艾格莱全喂入收割机一台,固定资产和农机总动力不断增长。2007年家庭种植面积达500多亩。
病事前头万木春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宋双春依托农机、农田向多种经营拓展。多种经营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难。2007年宋双春把粮食交给国家越来越多,可是自己仓库里的粮食也是越积越多,成为压在宋双春心头的一个心病。他开始思考怎么利用这些粮食,实现增值。一开始,他利用这些粮食少量做成米粉,然而米粉做好之后,不料,2008年金融危机却来了,使得这些米粉难以换成现钱,当地的农民群众都是用稻谷来换米粉,这样一来,家中的稻谷并没有随着多种经营越来越少,反而越来越多。到了2009年,情况越来越困难,怎么办,宋双春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投入300多万元办起了从事大米加工和米粉加工的加工厂,同时购进了两台江淮货运汽车和哈飞黑豹客货两用车,这样一来,稻谷可以加工成大米卖出去,米粉可以运往县城、甚至省城售卖,一切都活了起来。09年12月他带领本村的几位村民一起成立了建华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机耕、机手、种养一体化。这一下就宋双春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农机带头人、农村经营能手和致富典型。
百花齐放共争春
宋双春成功了,但是他并不满足,不断拓宽经营思路,2010年、2011年新购进的农机具主要有浙江柳林全喂入收割机2台,江苏东阳插秧机2台,碧浪插秧机一台,柳州五菱插秧机一台,赣农耕整机5台,赣拖中型拖拉机一台,另外还有植保机械、排灌机械等等。2011年,水稻种植面积达1530亩,养殖260亩,养猪100头,鸭600只,2011年机收、机耕、植保、机插等作业收入达60多万元,加工养殖和种植收入达300万元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人购买农机的热情也是逐年高涨,他所在的宋埠村更是成为奉新县的农机普及村,他2011年获得全省农业机械先进个人称号。
宋双春属于出生于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党的春风雨露之中,直接受益于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农机补贴政策的活力充沛、干劲十足、头脑灵活的新一代年轻农民,是我县依靠农机致富的典型代表。谈到今后的设想,宋双春兴致勃勃: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做大做强,搞好农机服务一条龙,在扩大机耕、机收作业面积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机插作业面积。他个人准备筹备建设工厂化育秧工厂,2012年还准备花十多万元购买一辆江铃宝典,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