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创业狂人养江刀 一年能产四五亿

发布时间:2013-01-31  来源:致富经
摘要:2012年4月4日,江苏南京,正宗长江刀鱼日上市量不足三十斤,条重三两五的刀鱼价格,从上市初的4000元一斤迅速攀升到8000元一斤,创下十年来的新高。

  2012年4月,作为长江三鲜之一的“长江刀鱼”,引发了对它来说十年来最多的关注。聚光灯下,这种型如银刀、只有几两重的小鱼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2012年4月4日,江苏南京,正宗长江刀鱼日上市量不足三十斤,条重三两五的刀鱼价格,从上市初的4000元一斤迅速攀升到8000元一斤,创下十年来的新高。

  4月2日,江苏张家港,一条长45.3厘米、重325克的长江“刀鱼王”,拍出了59000元的天价,相当于每克180元。

  贵比黄金的价格,让长江刀鱼备受瞩目,也让从事这个行当的人们更直接地感受到了其中的商机。

  市场商贩:我们(长江)靖江段,最大的可以卖8800元钱一斤。

  记者:一斤?

  市场商贩:对,卖过的一条四两五的刀鱼。

  记者:你都卖过?

  市场商贩:卖过。

  市场商贩:大的一条三两左右,最贵的时候可以卖到两千多元钱一条。

  记者:两千元钱一条?

  市场商贩:对。

  记者:买的人多不多?

  市场商贩:买不到,那时候买不到。

  和一路走高的惊人价格相比,在长江里,长江刀鱼却越来越难觅踪迹,即便逮到,长江刀鱼也会出水即死,而人工繁育长江刀鱼的技术还没有成功。长江刀鱼就像是一道财富谜题,商机无限却无人破解。这一切,都被一个叫杨根宏的人看在了眼里。

  2012年4月16日,记者在江苏泰州这个水产养殖场见到了杨根宏,这是他第一次向媒体展示他驯养的长江刀鱼。

  工人:这里,这里。

  杨根宏:不慌,不慌,你不慌,我来。

  记者:哇!这就是了。快!快!

  杨根宏:它要是在盒子里再撞就又不行了,赶紧要把它送到玻璃缸里面。

  杨根宏是这家水产养殖场的主人,他倒进鱼缸的这条鱼正是价比黄金的长江刀鱼。

  杨根宏:对,你看,撞了。

  记者;它开始撞缸了是吗?

  杨根宏:对,受到惊吓了。你看,反应非常强烈,死命对着这个角落追。

  在杨根宏的养殖场,他养殖了十多万条这样的长江刀鱼幼苗。三年前,从他盯上这种鱼开始,长江刀鱼就成了他最珍视的财富。

  杨根宏:第一个,它成活率低,我们第一批的都不到万分之一。像一条三两多的鱼要长三年,一年差不多一两多,三两以上的这个经济价值才比较好。三年的养殖过程中随时有风险,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可能就全军覆没。你看,很着急。

  为了养殖长江刀鱼,杨根宏光引入长江水就投了一千一百多万元。2011年,他再次投入一千六百万元,建起了现代化养殖车间。现在,他把人工驯养长江刀鱼万分之一的成活率改写为百分之十。如果人工繁育成功,他将在一年内收回前期四千多万的投入,前景不可限量。

  在水产界,能够人工繁育长江刀鱼早已被奉为神话,杨根宏能成为打破这个神话的人吗?杨根宏又是何许人呢?

  杨根宏今年39岁。少年时,他就显露出做生意的天分。16岁那年,还在读初中二年级的杨根宏就牵头和七个同学一起,合伙做起了生意。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到江苏常熟贩卖服装,只用了短短一周时间,就净赚了三千多元。

  夏久阳和俞扬军都是杨根宏现在公司的负责人,他们也是当时和杨根宏一起做生意的伙伴。

  夏久阳:当时感觉挺有意思的,也比较充实,那种热情,也很愿意去做。

  俞扬军:我是很激动,很激动。因为按照我当时想法,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当时我没想到现在这么早就在做生意。

  1993年,出身农家的杨根宏考上了扬州大学,三年后他大学毕业,家人托关系在泰州市的一家事业单位给他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可只上了五个月的班,杨根宏就要辞职,他要跟镇里的建筑队南下闯深圳。尽管家人百般阻拦,他还是放弃了这份工作。走的那天是1997年的正月十三,家里没有一个人送他,杨根宏流着眼泪登上了开往深圳的汽车。
  杨根宏:我当时坐在最后一排,我当时这个心里面唰一下这个感觉就转过来,大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当时是流泪的。

  杨根宏不愿意过平淡的生活,他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了深圳,然而当他来到深圳的时候,只是跟随家乡的建筑队在工地上做了一名杂工,一天工作16个小时,筛沙,拉钢材,什么活都得干,常常累得手上密密麻麻都是血泡。

  杨根宏:然后自己慢慢地告诉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自己告诉自己,你就把它当成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

  半年后的一天,工地上的领导让杨根宏去买混凝土,就是这次简单的派活,却让他发现了一个商机,也就是这次发现,改变了他的命运。那么,杨根宏到底发现了什么呢?

  杨根宏:我是搞技术出身,我发现这个利润空间比较大,差不多40%。

  记者:这意味着什么呢?

  杨根宏:这意味着一立方米三百多元钱的混凝土可以赚一百多元钱。如果说,它是一栋大楼用五万立方米的话,那就五六百万。

  1997年的深圳就像是一个大工地,高楼大厦正在一栋栋地竖起,而混凝土行业门槛低,市场大,杨根宏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遇,很快就跳槽进了一家生产混凝土的企业。因为聪明能干,上任23天,杨根宏就被提拔为生产厂长,两个月后就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而一年后,杨根宏却突然提出了辞职,那家生产混凝土的企业极力挽留他,并给出了年底薪25万的优厚待遇,再加上业务提成,杨根宏一年能拿到六十多万元的薪酬,但杨根宏还是拒绝了。

  这么高的待遇,杨根宏为什么不愿意接受,非要辞职呢?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2001年6月,杨根宏东拼西凑了50万元启动资金,成立了一家生产混凝土的公司。

  这是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的一处老厂房,杨根宏当年的公司就在这个地方。当时,这里只有几间低矮的平房和这条租来的混凝土生产线,杨根宏却在五个月后完成了起飞。

  这是广东龙岗国际自行车赛场。杨根宏公司成立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这个自行车赛场正在修建。在朋友的介绍下,杨根宏就拿到了这笔订单,对方需要三万方的混凝土,尽管杨根宏的生产能力根本不能满足,但他还是接下了。

  杨根宏:因为我觉得这个国际自行车场是一个品牌,要求这么高的项目我们把它干了,后面的项目我们都可以干。

  7月正是赛场建设的关键时刻,而杨根宏的生产线却出了问题。无奈之下,杨根宏只好跑到别人那里,花高价买来十二车混凝土送到工地。然而到了工地,他却傻眼了。

  原来,头一天下了一天的雨,工地上浇筑混凝土的孔桩被雨水淋塌方了,被迫停工,而对方并没有把停工的消息告诉杨根宏,杨根宏拉来的混凝土不能马上用。

  杨根宏:我到了以后,心里也急得不得了。

  夏久阳:心里肯定着急,因为确实是从别人那里买的,都是拿现金买的。但是他没有办法,工地上确实没法施工。

  工地没法施工,却苦了杨根宏,混凝土装在车上,时间久了就会凝固,最多不能超过一个半小时,否则连罐子都会一起报废。

  这个时候,杨根宏做了一件事,这件事不仅让他没有受损,还让他迅速积累了两百多万的财富。他到底做了什么呢?

  杨根宏:我什么都没说,然后我就跑去找工地那个老板,我说,你这有没有哪儿有路要修?把这个混凝土给你倒上。老板一开始不知道,以为是我打剩下的料,后来他下面的人告诉他说,这个是我们花高价从别的地方买过来的。

  记者:你当时为什么不说?
  杨根宏:我觉得在整个就是说跟人家商务交往的过程当中,要基于一种理解。还有一个就是说,你吃亏了,人家不会不知道。还有的时候,即使人家不知道,没事,早晚会有人知道。

  杨根宏把十二车混凝土无偿地给对方铺了路,虽然白白损失了两万多元钱,却在悄无声息中感动了对方。过了一周,明白了真相的工地老板,不仅把两万多元的货款付给了杨根宏,还信任地交给了他很多订单。2001年,创业不到半年的杨根宏就赚取了他的第一桶金。

  杨根宏:我们财务人员跑到我这儿,杨总,你知道我们今年这五个月挣了多少钱吗?五个多月。我抬头一看,我说,多少钱?我说,有没有一百万元钱?两百三十多万元钱。

  杨根宏并不满足,他要闯出更大的名气。2001年9月,得知深圳华为公司正在兴建一个80万平方米的大型项目,很多企业都在竞标时,杨根宏觉得机会来了。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有实力,竞标那天,他特意借了一辆奔驰车,然而看到其他竞争对手,他还是心虚了。

  杨根宏:单比较大,要求也高。当时有十几家在竞争这个单。说老实话,论实力,论装备,甚至包括就是说技术人员的保证,我们跟别人都没法比。但是我又非常想拿到这单,因为做了这个单等于说,还是那句话,等于做了品牌了,这个单对我们太重要了。

  杨根宏明白,这将成为他在业内扬名立万的最好时机。但跟竞争对手实力相差实在悬殊,他必须抛出一个让人兴奋的筹码,否则,不可能有人多看他一眼。

  当时混凝土的市场均价是220元钱一立方,而杨根宏给出的报价只有208元,每立方少了12元。整个订单需要10万立方混凝土,如果杨根宏签下这订单,就少赚120万,几乎等于白干。

  鲁茂林是当时华为项目的承建商,杨根宏的这个做法让他感到十分惊叹,惊叹之余却是担心。

  鲁茂林:对我很有吸引力,但是反过来我就要担心,那你价格便宜,那你的质量是不是有保障?是吧?

  杨根宏:他说,你这么低的价格,你能赚钱吗?我当时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我说,只有错买,没有错卖的,我敢卖给你就说明我值,其它事你不用管。他说,你要亏了怎么办?我说,亏了不要紧,我亏的是钱,现金,但是我赚回来的是品牌。

  杨根宏的根基未稳,却这样亏本干,尽管公司上下没有一个人认可,但杨根宏还是拿下了这个不赚钱的订单。让公司上下都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个订单让杨根宏打出了品牌,订单接连不断。2002年,产值达到三千九百多万。

  在此之后,深圳的各种大型项目纷纷被杨根宏拿下,他以惊人的速度在深圳的混凝土行业里一路狂飙,从2003年开始,平均以每年两家分公司的速度扩张。到2008年,杨根宏在江苏和深圳两地建立了十七家分公司,企业突破产值三个多亿。那一年,共同经历的那些艰苦创业岁月,就像现在这样,化成了一杯杯成功的美酒。

  杨根宏:我们的宗旨是什么?努力创建强大的经济实体!干杯!

  2008年,团队上下对杨根宏佩服得五体投地,士气不断高涨。然而,沉浸在兴奋中的杨根宏没有想到,他接下来的举动会遭到所有人的强烈反对。

  2008年7月,作为家乡泰州市农业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对象,杨根宏被请回泰州考察投资。在家乡,杨根宏看中了一个水产养殖项目――长江刀鱼。

  杨根宏:那个时候刀鱼就已经卖到三四千元钱一斤了。后来,我就那天看这个项目的时候,我说,这里面可以养刀鱼。

  当时,作为与鲥鱼、河豚并称为“长江三鲜”之一的长江刀鱼,市场上一斤就卖到了三千多元,到了餐桌上,价格就涨到五千多元一斤,一盘像这样的长江刀鱼就能卖出一万多元。这让杨根宏感觉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然而,团队里却没有一人支持他。

  大家认为,在混凝土行业里艰苦创业十年,羽翼渐丰,在这时要投入水产养殖,而且他瞄准的是在水产界没有几个人能搞成功的长江刀鱼,风险太大了,这简直就是往里白扔钱。

  俞扬军:你现在投入一个搅拌站,一千万投入一个搅拌站,那么转起来以后,我估计两到三年就能回本了。像当时投这个,当时我的估计,我说,十年都可能看不到效益。不光是我一个人在反对,其他很多分公司的老总都在反对。

  但杨根宏却执意要干。2008年10月,杨根宏请来国内的一些刀鱼专家,对长江刀鱼人工驯化。这是一条恰巧在杨根宏养殖基地后面的内河,它与长江相连。杨根宏跟专家商定后,决定从这里把长江水引入基地,为长江刀鱼打造一个高质量的生存水质环境。这个时候,他已经投进去了一千一百多万。

  杨根宏;每抓一斗,我们当时是两块几毛钱。

  记者:就抓这么一下?

  杨根宏:对,两块几毛钱,然后不包括运输。
  记者:你周围的人支持你吗?

  杨根宏:那个时候已经不管他们支持不支持了,而是怎么做的事情。

  到2010年3月,长达5.2公里的净水系统完成后,杨根宏又投入160万元,买回了8万尾长江刀鱼的幼苗,投放在挖好的外塘里,还细心地在外塘上搭好了防鸟的渔网。然而,在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耐心等待后,杨根宏却惊讶地发现,他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养殖的长江刀鱼,竟然离奇地失踪了。

  杨根宏:一开始不知道,以为是我们的水质不行。但水质不行,你鱼死了会浮起来,又看不到它浮,所以最后才下定决心,弄一个塘干一下看看,到底鱼去哪了。塘干了以后,剩下7条刀鱼,后来剩下的就是一窝野鸭。

  养刀鱼的池塘里怎么会有野鸭呢?原来,为了尽可能营造长江水体环境,杨根宏让人在水面上种植了一些菖蒲,却没想到反而坏了事,两只野鸭偷偷钻进了鱼塘,把窝筑在水面上,繁衍后代,以刀鱼为食。

  杨根宏:最后剩下7条鱼。7条鱼弄回来以后,6条鱼一个星期就去了,然后还有一条鱼坚持了一个多月,也去了。

  花160万买回的8万条长江刀鱼幼苗竟然一条不剩,而此时杨根宏已经投入了两千多万资金,杨根宏哭笑不得。2010年10月,杨根宏又买入16万尾长江刀鱼幼苗。为了掌握刀鱼的生长习性,他又投资六百多万元资金,在这个现代化养殖车间运用高科技手段,养殖长江刀鱼。

  透过这个水下高清摄像头,杨根宏每天都能监控长江刀鱼在模拟长江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在人们眼中,一年只长一两肉,三年才能达到三两肉,就能卖出8000元一斤高价的长江刀鱼,也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通过长时间不间断地实验观测,杨根宏把长江刀鱼万分之一的成活率改写到了百分之十,这个数字的变化虽然难,但让杨根宏见到了曙光。

  到了2012年,杨根宏的现代化养殖场里养殖了15万尾刀鱼,除了刀鱼外,还养殖鲥鱼和河豚、中华鲟等名贵鱼类种鱼共二十多万尾,而且已经攻克这些名贵鱼类的繁育技术,开始繁育幼苗,已经为他带来了近百万的利润。

  目前,杨根宏正在积极培育长江刀鱼的亲本鱼,如果能够人工繁育,他将在一年内收回前期总计四千多万的投入,杨根宏对此充满信心。

  现在,杨根宏又在泰州养殖基地的闲置土地上,建起了一个630亩集休闲、渔业、餐饮于一体的生态园,他要打造一个以水产养殖为中心,多种效益并收的休闲农业新模式。

  杨根宏:我们估算了一下,我们这个园,全部发挥效益的话,我估计一年能够产生四五个亿的经济效益,综合效益是没有问题的,不比混凝土差,甚至比它还要好。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