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农产品叫响特色品牌
“中国金奖大米”、“中国优质品牌粳米”、“中国国际博览会金奖”、“国家驻外使馆专用大米”……珲春大米因绿色、天然、富硒等特点,备受青睐,成为了珲春农产品的亮丽名片。
“打品牌、抓标准、建基地、选良种、育龙头、兴产业、富粮农”,珲春市坚持这21字发展思路和战略措施,倾心做好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米”文章。
多年来,珲春市优化布局,在密江乡建立了富硒水稻基地,在英安镇建立了绿色水稻基地,在哈达门乡建立了有机水稻基地,在马川子乡建立了优质稻米基地。截至目前,珲春水稻种植面积达到9478公顷,产量60465.7吨,年产值达到1.9449亿元。雪岱山米业公司、田野粮米加工厂等企业在长春、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销售公司,让珲春大米销往了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出口到朝鲜、韩国、俄罗斯等国家。“我们的大米口感好,营养丰富,根本不愁卖,凭借这‘晶莹剔透’的大米,村里不少人都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马川子乡红星村的水稻种植户崔大爷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珲春一些企业及村民不断尝试山羊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全市山羊存栏13000余只,促进了珲春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黑色农产品助推产业结构转型
“我们村成立了木耳种植合作社,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依托木耳种植一起奔小康。”珲春市春化镇兰家村村书记金永男告诉记者,兰家村的50余户村民共种植木耳100余万袋,年产量在60吨左右,产值可达100余万元,木耳种植让村民们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珲春的木耳种植主要分布在春化镇、英安镇、哈达门乡、马川子乡等地,种植规模达3600万袋,产量可达3200吨(干货),产值达到12350万元。近年来,珲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最终把发展黑木耳作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通过乡镇政府鼓励成立种植合作社,聘请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入户指导,帮助农户购置所需材料、器具等,引导农民进行黑木耳规模性种植。尝到了甜头的种植户,纷纷扩大了木耳种植规模,为珲春做强做大黑木耳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黑木耳外,珲春市密江乡、英安镇等积极探索香菇种植,截至目前,全市香菇种植达230万袋,年产量在219万吨左右(鲜菇),产值在1380万元以上。珲春市神怡菌业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全市香菇种植的龙头企业,已形成了集科研、种植、销售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香菇种植产业链条,先后成功研发了含人参皂甙和高钙的香菇品种,所生产的鲜香菇被评为全州“百姓喜爱的延边特色产品”,产品出口韩国和日本。
在做大做强“黑色”产业的进程中,珲春市一些农民另辟蹊径,开展了黑猪养殖、森林猪养殖。几年来,经过不断摸索,黑猪养殖等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新项目。
绿色农产品在发展的路上前行
每到旅游旺季,从防川景区返途中的旅客,大多会在敬信镇买上几箱绿皮咸鸭蛋,分发给亲朋好友。
敬信镇湖泡众多、湿地连片。敬信镇利用丰富的水域资源,大力发展蛋鸭养殖业,一些养殖场购进了先进的孵化床、喂食机等设备,完善了养殖产业链条,拓展了“绿色、无添加”的品牌形象。通过打造品牌,使敬信咸鸭蛋享誉州内。目前,敬信镇鸭蛋年产量可达805吨。
二道泡村养殖户告诉记者,敬信鸭蛋的特点是,鸭子因食用湖里鱼虾和水草,所以鸭蛋黄红白嫩,营养丰富,目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同时,珲春市三家子乡、英安镇一些农民正在扩大香瓜种植。目前,种植面积达到6公顷,年产量85吨,产值在36万元以上。
三家子乡立新村书记孙桂文告诉记者,现在珲春市各村都在积极探索致富路,改变村民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模式。立新村去年种植了5个大棚的香瓜,大概有1公顷左右,产量达到了4000公斤,看看今年的效益怎么样,如果效益好,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