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长势快,老秋葵口感不佳,为保证食用时口感滑嫩,李超每天都要采收一次新鲜的秋葵。
日本作家盐见直纪笔下的“半农半X的生活”,如今成了部分都市人所青睐的新型生活方式,一方面,人们回归土地,亲手种植农作物,获得安全无害的粮食(农);另一方面,人们通过从事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天赋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收入,并且以此建立个人与社会的连结(X)。
30岁的李超便是这种“半农半X”生活方式的实践者,今年3月,他重回故乡长沙县开慧镇,拿起锄头、围起鱼塘,在飘峰山下开辟出自己的乐土。
食品安全问题促使他回乡创业
2010年,在北京打拼数年的李超辞去默多克新闻集团MySpace的岗位,回到长沙后,在湖南广电新媒体部工作。城市生活的浮躁、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让李超萌生回到老家长沙县开慧镇当农民的想法。今年3月,他的计划真正落实了。
位于开慧镇飘峰山村的大鲸农场规划占地近100亩,有田有塘、有花有树。因整个农场地形状似一条鲸鱼,他给自己的农场起名为“大鲸农场”。与其他农场不同的是,他的农场被各类西洋蔬菜占据,并全部施以有机肥。大部分作物的种子都是进口品种,包括香草、迷迭香、罗勒、薄荷、复古番茄、秋葵等,为使农场更加富有情调,他还种植了一千株大卫·奥斯丁玫瑰。
8月,第一轮收获季刚刚结束,他自己亲手种的黄瓤西瓜全部被摘完,大都送给了亲友。在这片正在形成自然绿肥的土地上,他计划再种植一批紫薯。而在临近的一块地上,秋葵也在大丰收,在地里剪割秋葵的李超动作很熟练。他说:“起初家人都不理解,好不容易走出农村,又回到过去靠种地为生的生活了。”而飘峰山村村支书常厚林对他的举动却大为赞赏,鼓励他回乡建农场。
几番说服后,父母也加入了他建造农场的工作中。“呼吸新鲜的空气,吃自己种的瓜果,生活状态非常平和。”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带给他颇多乐趣,他也开始想要把农场发展成为一个商业项目。
计划尝试农场直接送货进社区
“我希望自己的农场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地方,小孩在地里奔跑,老人在散步,年轻人在游玩,垂钓、种植、采摘……每个人充分参与其中。”尽管目前农场的建设工作仍在第一阶段,但李超对农场的定位与发展已有明确的目标,“这是一个有趣有爱有市场的项目。”
目前农场的农产品大都输送至他在市里开的一家美式餐厅,此外,他还与多家西餐厅洽谈合作。“脱离大量的生产、输送环节,我遵循的是订单化种植、按区域配送。”李超说,一方面,农场保证蔬菜新鲜到货,另一方面,不浪费、可循环。除了供应西餐厅外,他也开通了网络售卖渠道,消费者可通过微信、支付宝购买农产品。下半年,他还计划成立农场家庭会员制,加入会员的家庭,不仅可享受到新鲜的有机西洋蔬菜,在假日也可来到农场参观游玩,享受自己动手采摘的乐趣。
不仅如此,他计划尝试“CSA模式”(社区支持农业),寻求可合作的对象。这种模式的运营方式为社区先支付一笔钱给农场,与农场达成供需协议,农场直接送货上门。“CSA是一种正在发展的社会运用,推行的是有机食物生产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它把社区里消费者与农场或者农民有机结合起来,使经济、生态环境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得到可持续发展。”李超说,这种经营模式的农场在长沙尚未出现,他正试图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