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当前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科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发展潜力。有关调查显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已成为制约鹤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近年来,鹤峰县不断探索提升农民科学素质的新机制,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加强组织领导,搭建科普惠农载体
近年由于“科普惠农”实施后,鹤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普惠农工作。为确保科普惠农实施工作的顺利开展,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科普惠农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科普惠农工作,召集项目评审专家并主持项目评审推荐会。规范项目评审程序,坚持面向社会,统一标准;立足科普,注重公益;差额评选,择优支持;奖补结合,追踪问效的实施原则,特别注重推荐有突出贡献的、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的、辐射性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示范户。采取有力举措,强化组织领导,为深化实施科普惠农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对农村科技示范户组织的指导与培育
一是组织全县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村技术指导员和农业科技示范户进行专项调研,全面了解和掌握情况;对全县产业发展规模大、示范带动性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分别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他们完善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和“二室一栏”(科技知识活动室、科技图书室、科技惠农政策宣传栏)的建立等。引导他们建立产业核心示范基地,鼓励他们走以项目促发展的路子,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二是搭建活动平台,提高科技示范户与试验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能力。
三、强化科普意识,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鹤峰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科普工作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素养和致富能力。
一是加大实施“科普惠农”的广泛宣传。为推进“科普惠农”的深入开展,该县在组织常态性科普活动时,加大“科普惠农”的宣传。围绕农村的广阔天地,贴近农民群众,把送科技下乡活动与宣传“科普惠农”有机结合起来。以开展“科普画廊进村庄”、“困难党员送技术下乡”等活动为抓手,通过现场派发宣传资料和现场咨询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发挥农村科普惠农专栏的宣传阵地作用,使“科普惠农”深入人心。
二是整合资源,助推科普之春“六送一训”工程全覆盖。为推动鹤峰县科普惠农工作深入开展,鹤峰县组织相关部门到全县各乡镇、村进行科技宣传、技术培训,每年春耕生产之前和秋播之前结合“阳光工程”都要进行送科技下乡、科技培训等活动,开展实实在在的科普惠农服务。今年5月,鹤峰县加强组织协调,整合社会资源,在全县各乡镇开展了科普之春“六送一训”(送项目下乡、送资金下乡、送技术下乡送、送岗位下乡、送健康下乡、送温暖下乡)科普惠农活动。每个单位结合实际,集中时间,培训紧贴春耕生产,围绕农时、农事及不同产业的不同技术需求,以玉米春种及马铃薯晚疫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大棚设施栽培、日光温室蔬菜、生猪养殖、农业机械化等实用技术为培训重点,通过技术讲座、现场指导、扶持科技示范户等方式集中开展培训,把农民群众急需的各种技术技能送到农家院落、田间地头。
四、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一是遵循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开展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为使全县广大农民朋友进一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学会科学种田,该县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形势与发展规划、休闲观光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蔬菜、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水稻、玉米新品种介绍、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葡萄、桃栽培新技术等,组织举办了50多期培训班,参训人数达5000余人。通过培训,增强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科技应用能力,使他们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科学种田发挥积极作用。
2、紧扣农时季节,深入各乡镇集中开展专题培训。4月份,各乡镇都举办了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有效控制了油菜病虫害的发生;5月份,又组织开展了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及肥水管理技术等内容的培训班,培训农民51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