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次买卖需三天
自行车运出“扫帚大王”
土行当里有金矿。胡朝柱的创业项目,正好印证了这句话。
除了光鲜的财富,胡朝柱解读出了这句话的另外一层含义:产品竞争力。从福州发现商机之初,他便知道,靠家庭作坊制作出来的扫帚,离市场上的质量要求还很远。“我知道做扫帚的成本小,回收快,容易挣钱,但是我们老家做的扫帚没有人家的光溜、好看。”胡朝柱说道。于是他四处打听扫帚的货源,最终得知,这些扫帚来自黑龙江和河南。
当年7月,创业心切的胡朝柱瞒着老婆孩子,一个人跑到河南和黑龙江“偷师学艺”,他的通行证就是:“我不要一分工资,先给你们当学徒,学会之后你们再发工资。”在河南,胡朝柱学会了不同原料的扫帚的制作方法,在黑龙江,胡朝柱掌握了“熏制”要诀,这正是决定扫帚外观的关键工序。
学成后,胡朝柱于1998年底回乡,开始了单打独斗式的创业。根据在河南黑龙江两地学艺期间的观察,他自制了一个简易的扫帚制作工具。每周,他用一到两天下乡收购原材料,晚上回来挑灯夜战编扫帚,第二天白天出去沿街叫卖,晚上回来继续做。“要是按照以前老家的土办法,一个人一天最多只能做50把。学习技术后,我一天能做130至150把。”胡朝柱对记者说。
半个月不到,胡朝柱赚到了第一桶金:200多元,他随即给远在福建的妻子打电话,叫她回来一起干。渐渐地,事业有了起步,在郧西县城站稳了脚跟后,胡朝柱于2001年进军十堰市区。“十堰城区离郧西县城有一百多公里,我凌晨5点就得出门,骑自行车驮着100余把扫帚到十堰。下午2点到市区之后,我得想办法尽快卖掉扫帚,要么摆地摊,要么肩挑背扛沿街叫卖。”胡朝柱说,他每趟到十堰卖扫帚,最短也要三天时间:两天赶路,一天沿街叫卖。
那段时间,为了省钱,他住过十多人一个大间的旅店,“每晚只需要1元钱”,有时干脆露宿街头。
2002年10月,胡朝柱与十堰市区一家商店合作,在商店一旁搭建了一间石棉瓦房,他还与一些小店铺达成协议,实行利润分成代售扫帚,结束了在十堰市场的“游击战”。
胡朝柱的名气越来越响,他的扫帚供不应求。2006年,他在郧西县城办了一个加工厂,开始大量生产扫帚。为了提升合作社生产扫帚的知名度,胡朝柱规范加工流程,提升加工工艺,设计产品包装,并于2010年4月在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商标。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扫帚大王”。
让妻儿不再漂泊
男人的责任是创业动力
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十余年前,他曾穷困潦倒,食不果腹,以捡菜叶维生。
1996年,胡朝柱走下生活了39年的大山,到县城经商。他贩卖蔬菜、水果,渐渐地手头宽裕了。第二年,胡朝柱开始做水果批发生意,并买了一辆货车请人开。谁料,货车当年一共出了4次交通事故,每次翻车都要搭进去1万多元,不但生意没做成,还欠了7万元外债。年底,胡朝柱把车卖了,先还了2万元债。
当时天天有人上门要债,无奈之下,胡朝柱只得举家远走福州,准备打工挣钱还债。“那时,我在建筑工地干活,一天不到30元钱,爱人在物业公司帮人打扫卫生,收入连基本的生活都维持不了,只好每天到菜市场捡菜叶吃。”至今,胡朝柱对当初的辛酸仍然历历在目。“穷则思变,当时我就想着怎么改变命运,让妻儿不再跟着我受苦。作为男人和父亲,这是我创业的动力。”胡朝柱说。
而他所欠的五万元,创业后不久就已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