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河南社旗蔬菜大棚“架”起产业脱贫梦

发布时间:2017-02-04  来源:新农网
摘要:“俺有7个蔬菜大棚,今年这棚里的芹菜和莜麦菜还没卖,就已经收入8万多元了。”近日,社旗县李店镇下郭村,说起种菜,村民郭红群满脸带笑,让人很难想象3年前他还是村里的贫困户。 郭红群自2013年开始自建大棚种菜,此前一直在社旗县丙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一边学习

 

  “俺有7个蔬菜大棚,今年这棚里的芹菜和莜麦菜还没卖,就已经收入8万多元了。”近日,社旗县李店镇下郭村,说起种菜,村民郭红群满脸带笑,让人很难想象3年前他还是村里的贫困户。

  郭红群自2013年开始自建大棚种菜,此前一直在社旗县丙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一边学习一边承租大棚进行生产,利润与合作社对半分。两年时间,郭红群掌握了各种蔬菜的大棚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控方法,积累经验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2013年,他在合作社的指导下在自家地里建成7个大棚,种苗、生产标准、技术指导和销售都由合作社统一负责,当年郭红群就收入6万多元,一举脱贫。

  冬闲时节,社旗县桥头镇姚营村的农民刘双却也没有闲着,除了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照料老人日常起居之外,还忙着在村里的四季常青蔬菜专业合作社打工。“几个人有说有笑地干着活儿,一个月少则能挣1000元,多了能挣2000多元哩!”这位中年妇女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俺家也顾了,钱也挣了,还学到了技术,年底俺也打算自己搭建几个蔬菜大棚!”她坚信,种大棚蔬菜可以让这个小家庭从贫困走上富足。

  2014年,姚营村成立了四季常青蔬菜专业合作社。当年,依托扶贫资金和小额贷款,合作社整合80余万元资金,建起了91座新型蔬菜大棚,并辐射周边村庄新建大棚23座,总面积达220亩,产品销往武汉、郑州等地的大型蔬菜市场,供不应求。2015年,合作社的大棚蔬菜实现总产值520万元,利润300万元左右。

  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社旗有贫困人口5567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23%,脱贫任务艰巨。在全县上下开展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攻坚战中,县委书记余广东经过多方调研后认为,蔬菜产业是一项短、平、快的脱贫致富项目,可以培育成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为农民脱贫增收注入新的活力。但当下存在的种植户管理技术水平普遍不高、销售渠道相对分散、缺资金没技术等难题也亟须破解。

  怎样破解蔬菜产业发展困局,同时引导贫困户参与其中,从而实现脱贫致富?针对众多贫困群众想发展产业,但没技术、缺资金,无力承担风险的现状,社旗县结合近年来蔬菜产业发展日趋规模化的实际,摸索出了“合作社+贫困户”“实训基地+贫困户”的精准扶贫工作模式——通过合作帮扶,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发展方式,促使农业生产实现从零散种植向规模化、特色化、有机化、标准化生产跨越,进而把经营较好的蔬菜合作社培育成龙头企业,吸引和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到合作社学习系统的管理和种植技能,一两年贫困户既积累了资金也掌握了技术,便能自建大棚和合作社一道发展蔬菜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在这一模式的引领下,社旗县丙玉蔬菜种植合作社注册了“丙玉牌”蔬菜商标,成为中线渠首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社旗县种德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了2000亩供港蔬菜基地……合作社聘请省、市蔬菜专家为菜农提供技术服务,请来高级农艺师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开办蔬菜种植实用技术培训班,发放各种技术资料,让贫困村民掌握种植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并鼓励他们走出基地,自建大棚,进而实现脱贫致富。

  目前,全县像郭红群一样通过在合作社学技术、积累实力并走上大棚蔬菜种植道路的贫困户有527户,发展蔬菜大棚5000多座,年收入最高者可达10万元,户均年增收5万余元,顺利实现脱贫。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