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记者来到南乐县福堪镇万亩蔬菜示范园区采访,只见座座、排排的蔬菜大棚成方连片、整齐划一,一眼望不到边,在田间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田间地头,到处是菜农们忙碌的身影,种菜大户刘才文兴奋地告诉记者:“俺种的西瓜五月初就要上市了,预计一公斤能卖到2.9元多,一个棚至少能收入2.7万多元,不用外出打工,在家也能实现‘小康梦’”。
记者走进刘才文的西瓜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绿油油的西瓜滕上结满了长势喜人的西瓜。谈起这几年种植蔬菜大棚的经历,刘才文滔滔不绝:“2009年,在外务工回到家乡,在山东周边蔬菜种植村庄的影响和触动下,借钱在自家耕地上搭建起了蔬菜大棚。”
都说万事开头难。记者了解到,在一没资金,二没技术的情况下,刘才文还是艰难起步了。起初,刘才文遇到了各种困难,遇到雨天,生产路泥泞不堪,进棚干活、运菜就成了问题,并且蔬菜销路不广,只得向山东地区出售,建大棚的债务成了刘才文心中的大石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是刘才文幸运的的一年。这一年,他的蔬菜大棚喜获丰收,蔬菜价格连续走高,年底不仅还上了所有债务,还不小地赚了一笔钱,他继续大棚种植的决心和勇气倍增!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又在自家8.6亩耕地里建设了3个大棚。2011年,他家4个大棚纯收入达12万元。更可喜的是他卖菜再不用到山东了,就在本村新建的蔬菜交易市场去卖,不但能卖个好价位,而且不受压价之气了。几年间,刘才文从当初的“门外汉”变成了如今的“土专家”。
刘才文通过种植大棚蔬菜脱贫致富,让那些继续观望的群众看在眼里,痒在心里。
种植大棚蔬菜,不仅效益可观,还不用出村,别人能干,自己为啥就不敢干呢?一番认认真真地“比较”和“算计”之后,2012年全村掀起了建棚高潮,全村1600亩耕地迅速发展蔬菜大棚1200多亩,基本达到家家有大棚,群众腰包也渐渐鼓起来了。
在南乐福堪镇,目前像刘才文这样的蔬菜种植户已有400余户,蔬菜大棚发展到现在的2.8万亩,镇里人均大棚收入达到6000元。过去祖祖辈辈以种粮为主的福堪镇农民,如今已经实现了由“贫穷”到“小康”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