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正准备往鱼塘放鱼,到时候,俺的生态园就迎来了旅游高峰。”记者见到浩保山时,他正在为往鱼塘放鱼而忙碌准备着。
浩保山是汤阴县天鲜果蔬生态园的老板。天鲜果蔬生态园是一个集采摘、垂钓、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生态观光园。建蔬菜大棚、挖鱼塘、栽各种果树、开“农家乐”餐馆……天鲜果蔬生态园的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然而,浩保山可不是农业生产老把式,而是一个“80后”小伙儿。
“2009年之前,我和爱人一直在南方打工,赚了一点钱,也开阔了眼界。后来,村里动员我们返乡创业,我就回来流转了500亩土地,建起了蔬菜大棚。”浩保山快人快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思想、懂经营的年轻人。
当时,浩保山不但自己建起了10栋蔬菜大棚,还带动20多户群众一起干,大家一起建了36栋大棚。“2012年前,反季节蔬菜销售很俏,1亩地能挣1万多元,大伙儿挣到了钱,积极性也高。”浩保山接着说,“但是大棚发展不能单打独斗,不上规模就没有集聚效应,收蔬菜的商人来了,大车来了装不满,小车来了又嫌价格贵,菜农觉得挣不到钱,不少人拆了大棚,重新种起了传统农作物。”
辛苦种植的大棚蔬菜,要么滞销,要么卖不上价,浩保山面临着两难的尴尬局面。2012年年底,汤屯公路通车,浩保山眼前一亮:政府一直号召建设休闲观光园,能否借着便利的交通优势,让蔬菜大棚实现华丽转身?
说干就干,浩保山改种单一蔬菜为多种蔬菜,还栽下了150亩果树,并在树林里散养土鸡。在平整土地的时候,浩保山意外挖到一个天然泉眼,他巧妙利用这个泉眼,挖了两个鱼塘,供游客垂钓,并且还在鱼塘里种上了莲藕,放养了泥鳅,进行莲鱼共养……
“自己棚里有无公害蔬菜,林子里有散养土鸡,池塘里有泥鳅,加上垂钓爱好者也有就餐需求,去年6月,我的‘农家乐’餐馆开业了。随着天气逐渐变暖,现在来生态园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浩保山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浩保山脑子活泛,肯吃苦,行动快,如今,他的蔬菜大棚已经成功转型升级。闲聊时,谈起过去在南方打工的经历,浩保山说,其实,当时他已经升职为一家出口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工作稳定,待遇也十分丰厚。后来回乡创业,一切从零开始,遇到不少困难。他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力度很大,关键是要吃透农业政策,紧跟农业风向标,其实,当个职业农民,一样有‘钱’途!”
记者感言: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现实所需。从企业高管到生态园老板,“80后”小伙子浩保山在成功实现人生转型的同时,也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只要看准了项目,就大胆地干,农村天地大有作为。希望浩保山的创业故事能够给您些许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