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惠农政策铺出致富“黄金路”

发布时间:2010-03-26  来源:中国财经报
摘要:一身笔挺西装的高树满,递给记者的名片上写着:“平泉漯河食品有限公司总裁”。

一身笔挺西装的高树满,递给记者的名片上写着:“平泉漯河食品有限公司总裁”。

  6年前记者在河北省平泉县采访时,刚从北京打工返乡的他,借助县财政扶持的1万元补贴建了两个蘑菇棚,如今,他的蘑菇棚已经发展成具有260亩规模的集蘑菇种植与加工为一体的工业园区,年销售额达到4000多万元。

  高树满笑眯眯地告诉记者,在财政种植食用菌资金扶持和建园区每亩补助4000元的政策推动下,他5年前就已告别了“小作坊”。

  然而,高树满仍不算菇企大老板,产值约亿元的蘑菇产业化企业,在平泉就有十多家,10万农民靠种菇致富。

  创造这种产业发展“传奇”的不止是平泉的食用菌产业,目前,河北各县都有了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如承德的养鸡业和劳务输出、正定的奶牛养殖、藁城的蔬菜种植等,都以产业化的巨大规模,呈现出现代农业独具特色的魄力。据介绍,这些县的种养殖大户,每年以成倍的数量增长,百万农民走上了产业化致富路。

  而这些也还只是河北省在保持“三农”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基础上,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以农村新民居建设为载体、以村企共建为平台,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所带来的变化之一。

  农业产业化——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农民致富

  “一个龙头企业,可以带动一批农民增收甚至致富。”在承德县采访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三融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永军说,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公司真正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县依托三融公司搞肉鸡养殖的农户超过4000户,户均增收达2.3万元,同时还带动了交通运输、金融、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6000余人,下岗职工再就业1800余人。

  “没有财政部门的扶持,就没有企业的今天。”高永军说,企业自2007年创办以来,县财政部门先后给予3000余万元的扶持资金,解了企业建设和生产的燃眉之急。

  “为使企业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财政局与企业携手为农民搭建平台,带动养鸡业发展。”承德县财政局副局长吴占顺补充说,县里在给农户补贴建鸡舍、养鸡的同时,还对农户小额贷款给予(最高3万元)4.8%的贴息。

  与承德大力发展肉鸡产业不同,平泉县瞄准食用菌发展,财政共拿出2亿多元资金,扶持起了食用菌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食用菌龙头企业现已发展到50多家,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食用菌基地”。

  “公司成立10年来,财政每年都有扶持。每笔资金多少,办成了哪些大事,我都记得很清楚。”位于平泉县的承德森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绍芳对记者说,财政投入近2000万元的扶持资金,帮助企业建成了年加工3000吨的速冻加工线,上了食用菌深加工3000吨罐头的系列项目,建成了总投资1亿元、加工能力近3万吨的食用菌科技园项目,带动4万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农民年户均收入达到5万多元。

  “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带动,使财政收入得以持续增长。”平泉县财政局局长闫锡杰说,近年来,财政收入以每年1亿多元的幅度增长,去年达到8亿多元。

  金河养殖基地是正定县奶牛养殖的重点龙头企业,小区内配备鲜奶速测仪以及相应监测设备,并有标准化的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以及管道式挤奶设备、消毒防疫设施、合理的饲料供应体系。“小区养牛都是统一饲料供应,统一技术管理,统一设备挤奶,还不用发愁销路,我们养殖户太省心了。”看着自家正吃草的几十头奶牛,正定县南楼乡东里双村村民刘亚林乐呵呵的。

  “市财政对企业建设奶牛小区,购置挤奶设备、奶质速测仪等均有补贴。”石家庄市财政局农业处副处长吴兆坤说,2010年,为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本级预算安排了1000万元资金。在财政的扶持下,金河养殖基地的奶牛养殖小区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存栏已超过1300头,日产鲜奶9吨,带动39家农户增收。

  近年来,河北财政整合资金支持68个县(市)加快现代农业,重点支持了1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多家农产品(14.15,-0.15,-1.05%)加工示范基地,形成了以乳品、肉类、粮油、果品、蔬菜为重点的产业集群。“通过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实现了扶持一个龙头,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带动了农民大幅增收。”省财政厅副厅长、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杜彦卿说,今年该省将进一步选好主导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建好生产基地,带动农民增收。

  农民创业就业——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承德县干洗店的小老板于淑红,3年前还是承德县三沟镇的一个农民。“这多亏了县里提供的小额贷款和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创业培训班,这对我开这个小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于淑红说。

  当记者问起店里一个月的收益时,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不多,也就两三千吧。不过,这一个月的收入快顶得上全家一年的粮食收成了。”

  “劳务收入已经占全县农民现金收入的50%以上。”据承德县就业服务局局长刘新民介绍,围绕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该县以“春季专场招聘会”、“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河北-北京劳务洽谈会”等一系列大型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为载体,着力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面对返乡农民工等就业困难群体,该县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土石方、电工、焊工、农产品加工等技能性培训18期,通过培训,有500人左右实现了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劳务输出总量已经达到7万余人。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促进农民产业转移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方式。为此,河北省委“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搞好规划,整合资源,形成劳务输出的强大推进合力,增强农民就业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同时积极推进全民创业。按照规划,2010年,全省将力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新增150万人次,新建50个创业辅导基地。

  为支持农民就业再就业,河北省省级财政今年共安排2.6亿元,用于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实施就业扶助计划,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建立创业优惠体系,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此同时,河北省小额担保贷款将在县(市)全面推进,加大对进城创业农民工的政策扶持,逐步探索建立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一人创业成功,平均带动4人就业再就业。为提高农民创业能力,河北省今年将重点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

  看财政投入——让公共财政阳光更多地照耀农村

  高高挂起的红灯笼、鲜红的对联、醒目的窗花,滦平县农民孙守礼老人的家里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我66岁了,今年头一回领到养老金。”一说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老人脸上的皱纹舒展了,人也仿佛年轻了许多。

  “你们看,这是我和老伴两个人领养老金的存折,每人每月55元,已经领到了。”孙守礼高兴地说,我17岁下地干活,做梦也没有想到,当农民也能有养老金啊!现在种地不交税还给补贴,看病不太贵还能报销,孩子上学不交费还免费给书本,如今又给了“养老金”,连养老都不犯愁了,现在农民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啊!

  滦平是河北省18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县之一,全县有32301农民领上了养老金。根据新农保的要求,全县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共21.5万人,省、市、县各按每人每月10元安排参保基金,为此,县财政预算安排资金220万元。新农保的实施,标志着河北省城乡居民在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也将逐步实现制度平等。

  “2010年,全县新增财力部分,将全部用于‘三农’。”滦平县财政局长赵继承的话让我们感受到了该县今年支农的力度。他说,2010年县用于“三农”的资金将达8.1亿元,增幅超过30%,占可用财力的70%以上。少取、多予,这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最直接的措施。

  近年来,河北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加大。粗略计算,2003年-2009年,仅“四补贴”全省就投入资金191亿元,受益农民达5200多万人。如果按5200万农民计算的话,平均每人每年增加收入130元。

  “2010年,尽管收支矛盾异常尖锐,但省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不降反增。”河北省财政厅厅长齐守印说,河北人均财力排全国第28位,可用财力有限。今年,受减收因素影响,省本级预计新增财力仅8.44亿元,相当于2006年至2008年年均新增财力的1/4。同时,增支因素很多,今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就需要590亿元,占综合财力的84%;各部门安排新增的政策性支出需求达134.8亿元,是新增财力的16倍。

  为确保“三农”投入,让公共财政阳光更多地照耀到广大农村,今年河北着力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清理压缩非重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通过削减压缩近千个项目,集中了14.52亿资金;通过压减公用经费,集中了1.2亿元资金,确保省财政119亿元的资金投向“三农”。

  据了解,今年河北省级财政用于各项支农惠农补贴的支出将达8.3亿元,种粮补贴实现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全覆盖,农机具补贴覆盖全省所有农牧县,数千万农民将直接从中受益。为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省级财政2010年共安排资金3.2亿元,用于奶牛规模化养殖、奶牛胚胎移植、设施农业(蔬菜、食用菌大棚)、果品产业建设、水产良种繁育、县级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农业产业化发展等补助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叮嘱说,农业始终是我们国家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这几年,我国农业形势比较好,特别是粮食连续6年增产,农民收入连续6年较快增长。越是形势好,越不能掉以轻心。今年河北省级预算“三农”总投入比去年增长23.14%,投入总量达119亿元,这是近年来“三农”投入总量和增幅最大的年份。从上百亿元的真金白银可以看出,河北正在以实际行动认真落实总书记的叮嘱,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确保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