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黝黑、个子不高,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党总支书记吴天来(如图)若是站在人群中,旁人可能都不会多看他一眼。但就是这么一位不起眼的农民,凭着一片赤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愣是把“绊脚山”变成了“聚宝盆”。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陇雅村地处桂西北沟壑纵横的大石山区,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地”之称,村民们也戏谑地把四面环绕的座座石山称为发财致富的“绊脚山”。上世纪90年代,他们靠着在山窝里种玉米、红薯等传统农作物维持生计,日子一天挨一天过。
当时,吴天来凭借智慧和勤劳,攒下60多万元,成了村里的首富。然而,看着乡亲们继续在苦里熬,他心里不踏实,“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吴天来要求入党,还要当“头儿”,带着大伙儿致富。1999年,他接过了村支书的担子。
脱贫致富要有突破口。吴天来通过调研,发现石山适合种桑养蚕,且效益还不错,于是决定大力发展桑蚕业。
“多少年都在土里刨食,种桑养蚕能行吗?”“家里本来就穷,钱打水漂谁负责?”……群众有顾虑,吴天来决定“第一个吃螃蟹”,拿自己做实验。2002年,他腾出自家的10余亩地种植桑树,建立小蚕共育室进行试养。一年下来养蚕16张,总收入1.5万元。
养蚕成功的消息很快传开了,鼓舞了全村种桑养蚕的士气。吴天来又无偿传授技术,陇雅村掀起了种桑养蚕的热潮,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这两年,种下的桑树渐渐老化,桑叶产量也大不如前,对此,乡亲们还没来得及操心,吴天来就想到了出路。他说,村里种植铁皮石斛和十大功劳等能卖出好价钱的中草药材,未来两三年,铁皮石斛的种植面积将扩大到500亩,十大功劳达到3000亩以上,到时候村民会有更多“真金白银”进账。
村民“住村不住城”
陇雅村村民吴长永在县城工作,为方便上下班,在城里买了套60平方米的房子住。可这两年,吴长永又住回了村里。原来,眼见着村子变新、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再也不想住在城里了。
像吴长永这样因村子环境变好“住回来”的村民,在陇雅村还有很多。但10多年前,这个村还是四面环山、八面秃岭的穷山村,简陋的茅草房搭在石头堆上,吃水需要步行10公里山路去挑。交通闭塞,水电不通,基础设施匮乏。这让吴天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带领陇雅村自发修路、拉电、建地头水柜,逐步攻克了生存难题。
从2006年起,吴天来带领陇雅村村民建设新农村。他争取到上级资金,对全村的村级道路进行全面铺砂,并对陇堆、大力洞等新农村建设试点核心村屯的道路进行硬化。陇雅实现了进村有环村路,进屯有环屯路,进户有入户路,还成为凌云县自然屯通车率最高的村。
全村还修建了2700立方米集中供水塘,户户有了无线电话或手机,100%的农户安装了电视信号接收台,沼气池入户率达100%,新增生态造林1900亩……
多年来,只要村里的建设项目遇到资金困难,吴天来就会拿积蓄先垫付。“要完成各项建设不能光靠等,上级资金不到位,我们想办法先垫上,不能拖了全村的后腿。”吴天来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教育后代不忘本”
眼看光鲜的小洋楼替代木屋瓦房,凹凸的泥巴道变身水泥路,吴天来还是忧心忡忡。
原来,现代文明入驻乡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却也冲击了传统的农耕文化,一些民俗文化悄然消失了。“长此以往,我们本地的高山汉族文化岌岌可危,子孙后代都不能了解祖先是怎样苦过来的,真是不行啊!”吴天来一声叹息。
意识到了问题,就要马上解决。吴天来灵机一动:陇堆屯一户人家在上世纪40年代建的房子虽有些破旧,但基本保留了原有建筑风貌,何不以此“文物”为场地,改建一个民俗文化博物馆?
说干就干。吴天来找到房子的主人沟通,场所很快敲定下来。紧接着,他带领全村党员挨家挨户宣传,收集村民家中的民俗用品。建博物馆的想法得到村民大力支持,没多久就收集到200多件凌云农村高山汉族人在不同时代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品。
2008年,广西首个高山汉族民俗博物馆——陇堆民俗博物馆正式开馆,9个展室里的“土宝贝”系统反映了自陇堆有人居住以来的历史脉络和凌云高山汉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也让年轻一代从中了解祖辈曾经的艰辛。
在博物馆里,“为了生存,永不放弃”的刻字雕塑被摆放在了显眼位置,这两句话也是吴天来一生坚守的信念。用他的话说,建博物馆正是为了“教育后代不忘本,提醒年轻人在热爱家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道路上永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