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古人赋诗多赞美牡丹富贵之美,而今年46岁的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曹家坪村民曹宏伟,却从紫斑牡丹上,找到了脱贫的新方向。
地处黄土高原西南角的临洮县,平均海拔近2000米。这片干旱少雨的土地却盛开着我国主要牡丹品种——紫斑牡丹。每年5月,有“中国花木之乡”美誉的临洮就成了观赏牡丹的乐园。这一株株的“真国色”,也正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曹宏伟的两个女儿,一个在大学读书,另一个在上初中。家里有两个学生,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因学致贫”,负担更加沉重。靠着自己的“瓦工”技能、家里的5亩地和亲朋好友的接济,曹宏伟勉强维持着家里的收支。而村里的“牡丹王”曹佰平靠着祖孙三代种植和培育牡丹的技术,打造出目前已达两百亩的牡丹园等产业。也给曹宏伟带来了脱贫的希望。
“临洮可以说是家家户户种牡丹,我家是我爷爷那辈开始种,那时是单纯的喜欢,种在院里观赏。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爷爷经人介绍卖出了牡丹种苗,获得了一笔收入。我们家人也就开始培育和不断优化紫斑牡丹品种,同时销售自己的牡丹种苗,给家里增加收入。”临洮县兴望牡丹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曹佰平说。
从甘肃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毕业后,曹佰平回到曹家坪,从养花匠,到成立牡丹产业公司。而借助互联网销售等方式,他让曹家坪的牡丹苗木远销全国多地,甚至销往海外的澳大利亚、荷兰。他也成了当地致富和扶贫带头人。
洮阳镇书记王建府告诉记者,在曹佰平带动下,当地村民特别是贫困户也加入到了牡丹产业中来。不少贫困户在曹佰平的牡丹园里打工,每天的工钱是一笔收入;他们把土地流转给牡丹园,土地租金又是一笔收入。有了牡丹吸引来的游客,曹家坪和车刘家村的村民们兴办农家乐,也增加了收入。王建府介绍,牡丹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结合,是目前洮阳镇着力打造的富民产业。随着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成熟,牡丹产业对当地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积极扶持和带动作用也会更强,“这一芳香产业正在成为当地扶贫增收的新亮点。”
靠着精准扶贫贷款的5万元和自己的家底,曹宏伟在家里办起了农家乐,为来参观牡丹园的游客提供饮食和休息等服务。自己的几亩地也加入到了曹佰平的牡丹园之中,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49岁的贫困户李梅秀,原来家里也种点牡丹。有一定技术的她,现在是曹家坪牡丹园的技术工人之一,每天60元的工资。她一心要致富脱贫、让孩子过上更好日子,而牡丹产业让她更有盼头。在精准扶贫政策下,她通过小额贷款贷了5万元,扩大自己种植牡丹和芍药的规模。“贷款已经还清了,‘牡丹王’(曹佰平)帮忙解决了销路问题,种牡丹和芍药致富的底气也更足了。”李梅秀告诉记者
牡丹逐渐盛开,第二届中国·临洮紫斑牡丹文化旅游节正在当地举办。为吸引更多游客,当地用无人机拍摄了牡丹园宣传短片,并在公众号上推广宣传页面。记者就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不少当地朋友转发的牡丹美图和宣传产品。
临洮县委书记石琳说:“我们想今后把以紫斑牡丹为主的观赏牡丹和以油用牡丹为主的木本油料的基地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种植牡丹来推动我们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旅游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现在我们一亩七年到八年的牡丹收入都超过了十万元,平均一颗七八年的树都卖几百块钱,农民增收的效果非常好。而且牡丹是集药用、食用、保健和观赏于一体的非常具有临洮特色的产业,将来要把牡丹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打产业之一来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