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和富有就在一念之间,关键看你能不能找准项目,是不是有摆脱贫困的信念。”说出这话的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连五乡高庄村的养殖户马军,他在当地出了名,因为他养羊年收入不太多,但他从贫困户到致富典型,只用了一年多时间。马军只是张家川县数万规模养殖户中的一个缩影,乘着全市扶贫工作全面开展的“春风”,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靠养殖走上了致富路。
2015年,对张家川县连五乡高庄村村民马军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马军从一个外出打工挣钱的小工摇身一变成了拥有一百多只羊的小老板。
马军的转折还要从一年前说起。2013年底,扶贫工作深入推进,全县大力发展三大富民产业,连五乡高庄村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成立了“连五乡雄发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由高庄村村民马世雄发起,利用“合作社+农户+公司”的模式带动起5户农户发展养殖,马军就是其中一户。
“刚开始我养的羊并不多,随着效益的增加,再加上政府扶持、大户带动,我的信心更足了,从几十只羊扩大到现在的一百多只。”马军告诉记者,一年养羊收入6万余元,平时还在公司打工,这样下来一年收入超过10万。
在连五乡,像马军一样的养殖户不在少数,截至2015年5月,连五乡已建成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有20家,有规模养殖户221家,羊存栏12500只,牛存栏3900余只。
“连五乡雄发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发起人马世雄十几岁就南下广州、深圳打工,一步步发展成个体老板,经过数年的潜心经营,饭馆颇具规模。2014年养殖合作社成立后,他重回西北,重点扶持合作社进一步发展,这也源于马世雄在经营饭馆时发现了独特的商机。马世雄称,深圳餐桌上出现的大多是冷冻肉,新鲜牛羊肉十分少见,而新鲜清真牛羊肉更是难觅踪迹。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依托开饭店的独特优势,他走出了一条养殖、运输、屠宰、销售的全新路子。目前,他所出售的新鲜清真牛羊肉供不应求,许多香港人大清早过关来深圳,只为能够买几斤新鲜清真牛羊肉。“下一步,我想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贫穷乡亲走上富裕路,也让更多的特区人吃上放心、绿色的新鲜清真牛羊肉。”马世雄称。
产业发展互助协会是张家川县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种草食畜牧业发展模式,它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带动贫困户发展,还逐渐打造出了西北羊品牌。
今年,连五乡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在整村推进项目中,投资209万元为贫困户投放种养2090只,为了解决部分贫困户发展养殖业的前期资金短缺难题,在6个村投资150万元注册成立产业发展互助协会。在整乡推进项目中,市级投入扶贫资金30万元在高庄、马咀新建标准化养殖场2座。
据统计,2014年县财政为东部6个乡镇25个贫困村安排预算资金1250万元,县扶贫办投入专项扶贫资金500万元,通过“政府拿、扶贫投、企业捐、会员缴和双联单位补”等多种形式,使每个村互助资金总量达到100万元,高标准组建扶贫互助协会,开展基础母畜繁育,助推产业发展。
精准扶贫,让张家川县人“羊”眉吐气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