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大米”年营收上亿元。
无数怀揣着创业梦想的人因为各种原因走上打工路,陈炳佳的故事不一样。
13岁离家打工,从贫穷农民成长为“打工达人”,继而自主创业成为清洁公司身价千万的大老板,再急流勇退进攻生态大米成为年营收上亿的企业领袖,带动70%的罗定农民通过种优质大米致富。
从打工到创业,陈炳佳实现华丽转身。如今,他依旧在路上,坚定前行。
急流勇退
清洁行业转战生态大米
13岁,贫困农民出生的陈炳佳已经离开家乡罗定,开始打工生涯。善于拼搏的他在19岁已经成为“打工达人”,深受老板器重,年薪10多万。
“假如你自己当老板,年薪也许低于6万,但更有可能是高于60万”,一个客户的鼓励让陈炳佳萌发创业想法。经过缜密研究,19岁的陈炳佳着手开清洁公司。由朋友帮忙拉生意,有时仅消毒处理一项便日进96万元。鼎盛时期,陈炳佳的公司旗下员工有7000多人,开了12家分公司,遍布珠三角,并且与政府签了5年合约。
在大家一拥而上,清洁市场逐渐成为红海的时候,陈炳佳果断选择急流勇退,把业务卖给小公司部门经理,套现4000多万元,之后专注于寻找转型升级项目。
究竟做什么项目好呢?
几经思考后,陈炳佳的决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种大米。
“要创业,肯定要利用当地的资源和优势去做”。罗定是广东最大的盆地,一年四季都没有灰霾天气,阳光充足,还有种植稻米的绝佳条件—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光合作用后更容易沉淀养分。
没有污染的环境更是可遇不可求的。罗定江水源没有污染,加上四周都是山,将台风带来的污染也拦住了。这样的地理条件是不可复制的硬条件,也是生产优质大米得天独厚的条件。毕竟,高质量的大米不是通过模式创新就可以生产出来的。
2004年,从没干过农业的陈炳佳,决定结合家乡优势和市场需求,大胆以“北纬22度阳光大米”为卖点,发展生态稻米—聚龙牌大米,以“物超所值”的高姿态专供高端客户群。
标准化种植
质量产量双保障
最让陈炳佳自豪的,就是实现稻米种植的标准化运作。他带领一帮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同事,蹲在田间地头,硬是钻研出了一套稻米种植的标准化运作体系。
从土壤改良开始,在土壤统一肥力、地力的基础上,再对稻米种植的各个阶段制定标准化的流程,实现了稻香园的大米品质与种植风险系数双双可控。
这并不是一条简单易行的道路。为了选定种源,他每周数次往返罗定和广州,请教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的教授和专家;为了找到合适的生物化肥,他甚至同时跟50多家化肥厂家打交道。在稻香园的基地田头,那些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同事,比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更辛苦,有时候半夜还需在灯光下观察禾苗的生长情况,详细记录各种数据。
通过对从育种到种植的整个过程进行长期跟踪,经过几百亩田地两年四造的样本及周期统计之后,最终形成了对整个种植过程的标准化和流程化。
实际参与种植的农民也是标准化执行的一份子。稻香园与农民采取合作聘用制,让农民化身定时上班的工人,按照稻香园标准化的要求种植,并统一配送种苗和肥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种植规划、统一标准回收。“农民工人”还需要在单据上随时记录农作物的生长,比如施用农药的方法、时间和用量等细节数据都要一一登记,从而做到对每一亩田地的水稻生长状况能动态跟踪。
传统农业的风险在于看天吃饭,变数太多。通过标准化种植,稻香园的大米种植实现了可控,以稻香园团队自主培育的澳梗占为例,基本做到能够预防各种病虫害,质量和产量得到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