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广东中山市:21棵马铃薯播下的致富种子

发布时间:2013-06-06  来源:南方日报
摘要:21棵马铃薯播下的致富种子

 

广东中山市:21棵马铃薯播下的致富种子

还有一个多月,陈芝今年种的第一造水稻就可以收成了。

  乘车经过南朗镇南岐南路泮沙村附近,你会看到一幅与周边工业区截然不同的景象:正直酷暑,蓝天白云映衬下,王屋村牌坊和泮沙村牌坊之间,有两片绿油油的稻田正在茁壮成长,远处的村居显得安宁平静,村民们聚集在榕树下纳凉聊天,一位农家妇女沿着村道走向田间准备拔除杂草,她就是稻田的主人陈芝。

  10年前,陈芝和丈夫放弃了原本的运输工作,重新回到田地里,当时曾被不少同乡嘲笑。然而10年后,他们已经承包了村里80亩农地,每年两季水稻、一季土豆,不仅创造了令人羡慕的成绩,还带动同村甚至周边的乡民加入重返田园的队伍,更成为了南朗镇内最大的马铃薯种植户,平均每亩地有近五六千元的产出。

  事业从21棵马铃薯起步

  这一天,陈芝和丈夫王华良特意穿上了平时很少穿的皮鞋,“因为听说有人来参观,所以隆重一点。”王华良淳朴地笑着说。夫妻俩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自从重新回到田里耕作,他们经常都是赤脚穿行在田间,打交道最多的是土地、植物和化肥。

  2003年,到外地学习了一些技术后,两人回归田园,先是以椰菜、大白菜为主业的几亩菜地开始种起,耕作相当辛苦。“那时候没有人耕田,”王华良说,“大家都觉得我们挺奇怪。”他说,头几年种菜比较难,为了将蔬菜卖出去,他也不少求别人帮忙。“就是后来种马铃薯以后,收入慢慢开始增加了。”他说。

  不种蔬菜改种马铃薯其实是陈芝的主意,陈芝告诉记者:“种菜要花很多功夫,又不好打理,我就想种马铃薯可能会比较容易,销路应该也不错。”

  于是,她在田里辟出一小块地方,种上了21棵马铃薯,没想到一开始就有了“大丰收”。“收成时候最重的一棵有6斤多,一个马铃薯都快1斤重。”想起当时的情景,陈芝依然充满喜悦,正是这次成功的尝试,让他们走上了马铃薯种植的道路。

  现在,他们管理的80亩农田一年要种两季水稻和一季马铃薯,地力却保持得很好。负责种植技术的丈夫王华良说,那是因为这片田是半泥沙的地质,非常适合种植水稻,也适合种植马铃薯,而他们还有“独门诀窍”让土地保持水准。“水稻收割之后,我们会让稻杆回田培肥,种马铃薯的时候先铺上一层稻杆,再盖上土。”王华良说,“这样种出来的马铃薯色泽金黄,肉质很松,货车一车车地来收购,都是卖到广东各地市场的。”

  “传、帮、带”领周边致富

  在农忙时候,陈芝的田里都会出现一大群妇女忙碌的身影,这些看上去体力消耗很大的田间劳作都是她们在打理――不管是种水稻时的培育秧苗、插秧、拔草,还是种马铃薯时的下种、施肥、收成,都是依靠陈芝召唤来的妇女作为主要劳动力。

  泮沙村妇代会主任何润连告诉记者,陈芝种田成功后,在村里很有号召力,她的农田为妇女们提供了很多的灵活就业岗位,谁想要找活干都会先想到陈芝,现在到田里帮忙的也多数是45岁左右赋闲在家的农村妇女。

  “最多的时候,我们一次要请将近40个人,”陈芝说,“每人每天的工资是110元,对我们来说成本还是很高的,但不请人肯定忙不过来。”

  夫妻俩说,因为当地的泥土容易结块,以前在泮沙村几乎没有人敢种马铃薯,而他们经过技术改良和试验成功之后,许多人纷纷来向他们取经,想要学习种植经验。对于这些来学种植的同乡,他们几乎都毫无保留地把种植方法教给对方,不仅手把手地教技术,还乐意将工具也借出去给别人使用,甚至帮他们推销产品,真正地带动了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现在,从泮沙村到崖口村,有越来越多的村民都重新当上了农民,学习陈芝夫妇的种植方法,使“南朗薯仔”闯出了名堂,很受采购商的欢迎。

  今年年初,虽然受天雨影响,南朗镇的马铃薯产量不如往年,但陈芝田里还是每亩能收获到3至4千斤的马铃薯,当时每天找40个人来帮忙,花了10几天才收捡完。而且今年的收购价也比上一年翻了一番,达到1.6元/斤,因此各个农户都实现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引入机械化种植

  虽然夫妻俩都说现在已经忙不过来,很难再扩大生产规模,但他们还在思考如何提升效率。随着用工等成本的提高,近两年王华良开始引进机械化种植。“现在每亩的人工成本大概要200元,每一造作物就要花掉近5万元,还是比较贵的,”王华良说,“虽然晒谷、分拣马铃薯这些工作还是要用人手,但犁地、插秧、挖马铃薯这些工作都可以用机器代替人手。”最近几季,在政府的支持下,陈芝田里的这些工序都是通过农用机械完成。

  今年马铃薯收割期间恰巧遇到连日下雨,对收成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陈芝说,如果不是有机器挖马铃薯,再用人工去把它们捡回来分类,收割时间可能要增加一倍。而去年如果没有机械化收割水稻,“割完禾都不够付工钱。”王华良说。

  看书、上网学习新技术,因地制宜改造种植方法,种水稻和马铃薯5年以后,陈芝也总结出了不少的经验,例如说稻杆培肥会让杂草减少,产量高不一定赚钱,7成以上是个头大的效益更好等等。

  崖口村有个30多岁的年轻人最近租了30多亩地,也来向陈芝夫妇学习种植经验,他们也非常乐意去帮忙。“现在的年轻人都开始转变观念,也乐意种田了。”他们笑着说,如果退休,家里的小儿子也许会回来接手,但也不强求。年过半百的夫妻俩说:“种田虽然辛苦但也是锻炼身体,而且还有钱赚,我们至少要再干5年吧。”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