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金稻飘香时,11月16日,陈纺生看着田地里金灿灿的有机水稻正在收割,对这位只有小学文化,却经历收破烂、摆地摊、开小卖部而成功创业的农村妇女而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作为清远纺生粮油种植公司总经理,陈纺生用了短短14年,就拥有了自己的粮油种植基地和公司,年种植、加工粮食5万吨,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一路走来,她的创业故事,颇具传奇色彩和启迪意义。
南下广州 掘得第一桶金
陈纺生是英德市青塘镇青北马岭村人,今年刚踏入知天命之年。1980年的陈纺生,家里穷得叮当响。穷则思变。陈纺生横下一条心,从娘家借了30元,便与丈夫带着孩子南下广州谋生。
漂在广州的日子并不好过。不过,头脑灵活的陈纺生却发现了一条赚钱的门路,那就是别人都不愿做的捡破烂。每天早上吃过早饭后,她就背着出生只有一个多月的女儿在白云机场附近捡水泥纸袋,每捡一担便有140多斤重。因背着小孩,路途长达一公里,途中还要反复放三至四次,极为辛苦,不过一天下来可获100多元,陈纺生心里美滋滋的。
有了10万元的积蓄,陈纺生决定做生意。当时,她返乡走至广州天平架时,发现佛冈、烟岭有不少人到广州进货,他们停留在此候车进货。
机灵的陈纺生便向他们打听进些什么货,可没人愿意告诉她。她只好不声不响地仔细观察进货纸箱所标的货物名称、厂址、电话,因没带纸笔,她硬是把厂家号码印在脑海里。回到家后,她便与南海毛巾厂取得联系,开始利用周边集市做起毛巾生意。
就这样,善于抢抓商机的陈纺生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摆地摊的日子越来越艰难,陈纺生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返乡创业。
返家修成正果 创国家名优品牌
回家后的陈纺生开始搞起了收购黄豆、榨花生油等生意。在一次与英德市农业局领导的交谈中,该领导鼓励陈纺生搞有机水稻基地生产。
农村长大的陈纺生种地是把好手。于是,她请教水稻专家,摸索出了一套管理水稻的独特方法。人们在购买她种出的“马岭油粘籼米”时,均称赞该米特清香,软滑可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质量上乘。
做过生意的陈纺生立马意识到其中的商机。1998年至2004年她大力扩张自己的生意,在青塘、桥头、庙墩、白沙等周边地区带动了当地农户种植“珍贵”、“广科”、“三洋”、“32矮”等一系列优质大米品种,这几个品种主要销往珠江三角洲,是制造河粉的上等原料,远近闻名。
一边抓大米质量的同时,一边开始拓展销售渠道。她通过加强学习、市场调研和多方请教,发展思路逐渐清晰,先成立一个粮油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然后扩大发展规模,种植加工高端产品有机米。说干就干,2006年8月,陈纺生成立英德市纺生粮油种植有限公司,发展谷物、油料种植加工,注册了“纺生牌”商标。她的公司拥有500多平方米生产厂房及210多亩的种植基地。其公司2007年获得“清远市龙头企业”称号。2009年,陈纺生决定依托基地自身优势发展有机米种植。公司通过采取搞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培训、加强植物检疫、制定有机米标准化生产系列规程、重点抓好种植、加工技术改造、产品包装等一系列措施,积极种植、加工、推广“无公害”“无污染”“有机”等高层次的有机米产品。陈纺生的公司快速起飞,种植和加工的粮食年销量达5万吨,年产值4000多万元,产品销往珠三角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