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展示从田里捕捞上来的甲鱼
稻花鱼丰收,村民笑开颜
3月27日,天开云阔,政和县镇前镇半源村几位村民在田间备耕,经过三年的打理,村民利用高山水田搞起立体养殖,原本荒田遍地的景象已不见了踪影。
不能让家乡变成荒芜的农村
半源村是高山区的贫困村,13个村民定居点较为分散,自然村与行政村之间相隔甚远,交通极为不便。三年前,因收入来源少,村里的大部分人选择外出打工,只剩下老弱病残留守,田地抛荒严重。
“我不能眼看着家乡变成荒芜的农村。”半源村村主任叶昌瑞告诉记者,他原本在外经商,在武夷山、上海都有产业,但每次回到家乡看到村里荒凉的景象就觉得心疼。2012年9月,原本在都市打拼的他被村民们高票推选为村主任。因心系家乡发展,他放弃了都市的繁华,毅然回到家乡挑起重担。而当时半源村村财基本为零,也没有任何单位挂钩帮扶。
“田地作股份,村民当股东,以公司形式打造立体养殖农业。”经过仔细斟酌,叶昌瑞与村干部定下了发展路子。2013年初,该村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牵头将村里的土地以公司形式进行运作,成立了福建夏都生态园区,投资200万元,村财控股51%,村民把自己的水田、茶山、闲地作为股份入股,占49%的股份。同时,将外出务工村民家中荒芜的土地以每亩300元的年租流转到村委。新模式一推出,村委会就和村民签订协议50多份,荒废的田地被重新利用起来。
立体种养让山垄田变废为宝
村里的稻田以往是种植普通水稻,年亩产500公斤左右,每公斤约2.6元的价格,而这样的收入远远改变不了半源村的现状。叶昌瑞看到城市居民对绿色生态农产品有极大的需求,便产生了生态种养的想法。
2013年3月,叶昌瑞引入“稻田养鱼”技术,在田里投放了5万尾草鱼、鲤鱼苗。原先想着田里的害虫和杂草正好是鱼儿的美食,而鱼能翻动泥土,其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举两得肯定是个美事。可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由于缺乏专业技术,鱼苗在各个田块的投放密度不一,影响长势,水稻生长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鱼苗被“贪嘴”的白鹭吃了一些,被洪水冲走一些,接二连三的事件打击了部分村民的积极性。
叶昌瑞没有放弃,他专程去请教专家,学习专业知识,在投放鱼苗的基础上,又向水田中投放了8000多只甲鱼苗以及黑泥鳅、田螺、鳝鱼等。通过不断摸索,叶昌瑞和村民们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养殖经验。
一样的稻田不一样的产出
“我们在稻田里种上红米,虽然产量比普通水稻少,价格却高了,原生态的产品也远销各城市。”叶昌瑞粗略算了一笔账:原生态红米每亩年产虽只有250公斤,每公斤却可卖到12元。再加上每年还可收获黑泥鳅、甲鱼、稻花鱼、田螺、鳝鱼等,一亩田年产值在4000元以上。
立体种养的效益显现,吸引了大批在外村民回乡。叶衍良去年年底回到半源村,进入夏都生态园区工作。他告诉记者,在外打工期间,每天早起贪黑,一年下来最多两三万元,回到村里后,每月至少赚4000元钱,减轻了生活负担的同时,也能照顾逐渐年迈的父母。
“我一辈子待在半源村,去年是赚得最多的一年。”村民叶其田兴奋地说,他已经65岁了,在半源村种了一辈子的田,从前每亩田的纯收入最多800元,自从村里搞起了立体养殖,田里出产纯天然的红米,水里养出无污染的甲鱼,这些高品质的农产品让每亩田的收益大涨,自己年收入也翻了近两番。
因生态恢复良好,村子小溪里原本不知名的小鱼又回来了,野生蝌蚪、石鳞等动物也重现林间地头。“来年,这里就是一个‘桃花源’啦!”叶昌瑞说,前不久,村里在村道旁种下了1800余棵桃树。他希望立体养殖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来生态效益,为建立环保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村打下基础。
此外,叶昌瑞还组织村民在竹林中培养了对环境要求较高的竹菇。下一阶段,他打算借助半源村的独特气候与青山绿水发展林下经济,种植珍贵药材,提高村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