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成祖经常到田里观察水稻发育情况
带桂花香的大米,你吃过吗?南安市乐峰镇炉山村潘成祖虽然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自学成才,培植出优质晚稻“梅晚1号”,1991年11月通过南安县科委和农业局技术鉴定和推广。2011年秋,他又成功培育常规优质晚稻“夕阳红1号”,经过农业部米质鉴定中心测定,确认为“二等食用籼稻品种”。他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止,2013年又培育出天然桂花香大米,米质得到农业部米质鉴定中心的肯定,各项指标都符合一、二级标准。昨日,记者前往探访潘老先生,听他讲述培育大米背后的故事。
从蜜蜂传粉得灵感 培育出桂花香米
“梅晚1号”的培育成功,调动了潘成祖育种的积极性。2008年左右,村里不少人养蜜蜂、采荔枝蜜。同年9月下旬的一天,他在田间发现,有一群蜜蜂一直往返于水稻田与村里的桂花树,既采晚稻的花粉,也采桂花的花粉。他就根据杂交育种的原理分析:“通过蜜蜂传粉,晚稻有可能与桂花杂交,那么会不会成为一种天然桂花香的大米?”
一直致力于研究泰国茉莉花香米、黑龙江稻花香米、辽宁省爆米花香米等各种香米的潘成祖,开始对培育桂花香米产生浓厚的兴趣。“村里有一二十棵数十年的桂花树,桂花开花的季节,刚好晚稻开花。”他介绍,2009年秋季,他特意选择培育20多年的水稻“夕阳红3号”做种子,将其种植在育种场里,通过蜜蜂与桂花传粉,在田间不断观察、筛选。等到水稻挂满枝头,他就将每一株水稻连根带土拔起带回家,选出具有淡淡桂花香的几株杂交水稻,在第二年重新播种。通过5年时间的精心培育和筛选,他终于在2013年秋季培育出了天然桂花香大米“夕阳香1号”。
价值为普通米的3倍 亩产有望再提高
潘成祖介绍,“夕阳香1号”株高1米,穗长23厘米,1亩有效穗15万,每穗总粒数150粒,结实率达92.9%,1000粒重26克,比其他品种1000粒的19克还重7克,每亩的产量可以达到450公斤—500公斤。桂花香米遗传性强,适应性广,容易种植,可以抗稻瘟病等,生育期138天,比其他普通品种的168天少了1个月。
“虽然产量不是很突出,但是经济价值是普通品种米的3倍。”潘成祖说,现在市场上1斤杂优米值3元左右,而“夕阳香1号”1斤值10元到12元。这样推算,一亩杂优稻亩产平均500公斤,总价值2000元,而夕阳香一亩可值6000元以上,可增加收入4000元以上。
潘成祖表示,去年他还选出一些亩产可达650公斤以上的夕阳香2号和夕阳香3号苗头种,现在差抗穗颈瘟未过关,如果再经过2年试验,有可能培育出亩产650公斤的夕阳香特种稻来。
多项指标达一级 或为南方首个香米品种
在潘成祖提供的2015年2月份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中,记者看到,“夕阳香1号”的糙米率、精米率、透明度、胶稠度等多项指标达到一级,符合普通食用长粒形籼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他表示,经过两年的种植观察,“夕阳香1号”的株高、穗长、分蘖力、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植株整齐度、抗水稻三大病能力(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产量、米质和口感等指标均已稳定。
他表示,据他了解,“夕阳香1号”很有可能是全国第三个香米品种,第一个是黑龙江省的稻花香,第二个是辽宁省的粳稻1052,也叫爆米花香。“夕阳香1号”或为我国南方第一个香米品种。在培育过程中,南安市委市政府、市农办、市科技局拨款扶持,将其列为南安市科技局的专项科研项目进行重点扶持。
炉山村当地种过并吃过“夕阳香1号”的农民,对该品种用一首顺口溜赞美:“田头香,埕头香,锅里煮的更加香,吃了一身全舒松,一季收入又多一康(闽南语:多很多)。”
乐峰镇农技站站长雷燕铭表示,“夕阳香1号”算香米,因为吃起来口感有香米的品质,但目前国家只能检测米质好坏,并不能检测是否属于香米,也不能检测具体香型。他表示,香米都是各个地方少量培育,没有办法大面积推广,因为它属于常规品种,容易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