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采摘成熟的鸡枞菌。
一种本应生长于荒山老林、素有“贡菌”、“菌中之王”美誉的菌类,如今在中山正式人工培育成功,并开始批量上市。这就是“黑皮鸡枞菌”。昨天上午,记者在三角镇沙栏村爱民农场见到这种珍稀菌类。
“这种蘑菇没见过吧,广东还是我们首次培育成功。”在遮阳大棚内,场主吴洪辉、吴兆辉兄弟神秘且自豪地对记者说。在他们身边,工人们正在地上摆放(种植)已用塑料袋装好的鸡枞菌种,仔细观看已种下的黑皮鸡枞菌,可发现有黑黑的嫩菇苗正在顽强地破土而出。
这种菌培育成功不容易。来自山东的科技人员介绍,由于鸡枞菌的生长土壤跟白蚁有密切关系,其生长所需的条件和环境要求也很高,因此人工栽培鸡枞菌非常困难,他们的科研团队是通过很大的努力才成功培育出这些鸡枞菌。而吴氏兄弟三年前与他们合作,引进培育技术,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大棚,购置了相关设施等,至今种植了四批,其中中间两批由于各种原因而失败。“人工种植周期长 (出菇前需要培养5个月)、投入大、技术难度高,”这位科技人员说,“任何环节出错均前功尽弃。”记者见到,大棚内还有地温探测表,连接电脑对地温变化进行24 小时监测。这种菌类在地温25-35 度才能正常繁育生长。
而在他们的努力下,现在开始收获的第四批,长势良好。每天收获75—100公斤左右。“每天采收3次,6个小时采收一次,收获期为6个月。”吴洪辉告诉记者,这种菇味道鲜甜香脆,营养丰富,非常受市场欢迎,现批发价为96元/公斤,基本上是供不应求。
据介绍,鸡枞菌的主要产区分布在云贵川地区,已发现的品种达30种以上。鸡枞菌的别称很多,因地而异,如鸡枞、鸡肉菇、鸡脚菇、桐菇等。自古以来,由于珍稀且药用食用价值很高,与松茸、羊肚、黑虎掌同列为中国四大名菌,成为历朝贡品。
因野生鸡枞菌特殊的生长环境,在其营养价值最高时(出芽后6小时内)很难及时摘得,故野生鸡枞菌不仅稀少,而且往往摘得时已有大量营养流失。我国科技人员在10年前已对此进行人工繁育试验,在温室大棚内完全模仿自然条件下菌种与白蚁巢穴的生长环境,培育出与野生鸡枞菌高度相似的鸡枞菌。另外,野生鸡枞菌多在每年的6—9月生长,而人工培育的鸡枞菌可以常年生产,培育期5个月,采摘期6到8个月。
由于看好这个产品的市场前景,吴氏兄弟有意扩大规模,目标是每天收获500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