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红枣研究应用取得新成果
3项重大突破12项技术创新催生优质枣林30多万亩
昨天,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传出喜讯,宁夏经济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及有关单位承担完成的《宁夏红枣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取得了3项重大突破和12项技术创新,短短4年间,催生优质枣林30多万亩。日前,该项目通过了自治区科技成果鉴定。
3项重大突破为:首次全面系统地对宁夏红枣地方良种的物候期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测,对红枣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各类高效示范样板园340处、5.8万亩,取得了旱地示范园亩收入超1000元,户收入超万元,矮化密植示范园亩收入超过6000元,户收入数万元的成绩;首次形成了宁夏红枣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宁夏红枣发展由零星栽培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突破;首次制定发布了灵武长枣、中宁圆枣、同心圆枣、压砂地枣树栽培技术规程等9个地方标准体系和农业规范标准,为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宁夏枣产业质量奠定了基础。
宁夏经济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欣喜地告诉记者,该项目已在项目区繁育苗木1870.5万株,新增红枣基地面积30多万亩,其中压砂地枣瓜间作近10万亩,连片万亩以上枣园5处,千亩以上40多处,为实现宁夏红枣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以及中部干旱带百万亩红枣经济带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红枣产业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为解决中部干旱带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于2003年提出的新兴产业,规划到2012年新增100万亩。长期以来,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区枣树多以四旁、庭院零星栽植为主,苗木严重短缺,管理粗放、效益低成为制约宁夏红枣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宁夏红枣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针对制约宁夏红枣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采取边示范、边组织配套、边制定标准、边推广的形式,为我区红枣产业发展品种良种化、苗木嫁接化、生产标准化、产品绿色(有机化)、品牌化、管理集约化提供了科技支撑。(记者高菲)
- 相关新闻导读...
- 热点新闻关注...
- 河南“内黄大枣”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9-04-28 10: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