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甘肃省主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1998年播种面积51万hm2,占全省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7.7%。它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等特点。玉米植株高大,生长茂盛,叶面蒸腾与棵问蒸发量大,全生育期耗水量4500-6000m3/hm2,每1kg籽实耗水量0.6-1.0m3,耗水较多。干旱缺水一直是我省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及雨水集流工程的实施,灌溉面积逐步扩大,但由于灌溉技术落后,水量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实行节水灌溉显得更加重要。
1.沟灌:灌溉水玉米行间的灌水沟内流动,靠重力和毛管作用,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溉技术。沟灌较大的水漫灌对土壤的团粒结构破坏轻,灌水后表土疏松,这对质地粘重的土壤更为重要,可避免板结和减少棵间蒸发量。灌水垄沟深18-22m。
2.长哇分段灌和小哇田灌溉:灌溉水进入哇田,在哇田面上的流行过程中,靠重力作用入渗土壤的灌溉技术。要使灌溉水分配均匀,必须严格地整平土地,修建临时性哇埂。哇田整平土地的要求一般是田坡度为0.001-0.003,在目前我国土地整平程度不要太高的情况下,采取长哇分段灌溉和把大哇块改变成较小的哇田块的小哇田灌溉方法具有明显节水效果,可相对提高田块内田面土地平整程度,灌溉水的均匀度增加,田间深层渗漏和土壤肥分淋失减少,节水效果显著。一般所提倡的哇田长50m左右,最长不超过80m,最短30m。哇田宽2-3m左右。灌溉时,哇田的放水时间,可采用八九成,即水流到达哇长的80%-90%时改水。
3.间歇灌:又称波涌灌或涌灌。灌溉水流间歇性地而不是象传统灌溉那样一次使灌溉水流推进到沟的尾部。它是由左右转换的间歇阀装置(有机械阀和电子控制阀两类)控制水流向两组沟(哇)交替供水的灌溉技术。由于周期性循环供水,间歇灌具有灌水推进速度快、省水、灌水均匀等优点。间歇灌改善了土壤入渗条件,由于间歇供水使土壤入渗层出现周期性吸湿和脱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水流的平整作用使土壤表面形成致密层,入渗速率和面糙率都大大减少,当水流经过上次灌溉过的田面时,推进速度显著加快,推进长度显著增加,改进了常规连续灌水时的连续过湿现象,田间深层渗漏减少,为高产节水提供了条件。尤其适用于玉米沟(哇)较长的情况。一般可节水10%-40%。而且硬件投资少,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节水灌溉方法。
4.喷灌:喷灌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灌溉水,通过喷灌系统,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再洒浇到耕地地面上的一种灌溉技术。它具有输水效率高、地地形适应性强和改善田间小气候的特点。对水资源不足、适水性强迫地区尤为适用。一般情况下,喷灌可节水20%-30%。
5.滴灌:滴灌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灌溉水,通过滴灌系统,利用滴头或者其它微水器将水源直接输送到玉米根系,灌水均匀度高,不会破坏表土的结构,可大大减少棵间蒸发量,是目前最节水的灌溉技术。
6.膜上灌:膜上灌是由地膜输水,并通过放苗孔和膜侧旁入渗到玉米的根系。由于地膜水流阻力小,灌水速度快,深层渗漏少,节水效果显著。目前膜上灌技术多采用打埂膜上灌,即做成93m左右的小哇,把70m地膜铺于其中;一膜种植两行玉米,膜两侧为土埂,哇长80-120m。和常规灌溉相比,膜上灌节水幅度可达到30%-50%。
7.微喷灌:小型行走式喷淋机是一种节灌机具,通过其背负的水箱可进行微喷灌,喷水的同时还可一次性喷药、喷肥,节水效果明显,地膜玉米从出苗至大喇叭口期正值山区夏旱阶段,这一时期玉米对水分反应敏感,其生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营养的蓄积与幼穗分化发育。该机具的利用将大缓解夏旱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促进玉米幼穗分化,投入低而产出高。
8.控制性分根交潜灌溉:分根交替灌溉在玉米灌溉中的其体应用是根系水平方向上的干湿交替――隔沟交替灌溉。即在灌溉时,不是象通常的灌水方式那样逐沟灌溉,而是隔一沟灌一沟,另外一沟不灌溉。下一次灌时,只灌溉上次没有灌水的沟。每沟的灌水量比传统方法增加30%-50%,这样分根交替灌溉一般可比传统灌溉节水25%-35%。大田试验表明,干物质累积有所减少,而经济产量和对照接近或稍高。水分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玉米的节水灌溉
发布时间:2009-07-16 来源:
摘要:玉米是甘肃省主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1998年播种面积51万hm2,占全省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7.7%。它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等特点。玉米植株高大,生长茂盛,叶面蒸腾与棵问蒸发量大,全生育期耗水量4500-6000m3/hm2,每1kg籽实耗水量0.6-1.0m3,耗水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