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网首页

广东珠海白蕉镇水产养殖首破10亿,海鲈一枝独秀

发布于:2010-02-02 15:36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水产养殖在2009年实现了一个大的飞跃,产值由2008年的9.89亿元跃升至10.5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在这个数据中白蕉海鲈一枝独秀,所占份额超过三分之一,达到了3.57亿元。昨日,有水产养殖户对记者说,现在池塘里的白蕉海鲈“只要想卖就不愁卖不出”。新沙村支部书记梁炎明说,白蕉海鲈去年成功成为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不少之前养殖其它品种的水产养殖户也开始养起海鲈来。

  单位面积效益高

  白蕉镇地处珠江出海口的咸淡水交汇处,镇内河道纵横,十分适合水产品养殖,该镇养殖四大家鱼、南美白对虾、白蕉海鲈的居民数量庞大,是远近闻名的水产养殖地。

  在白蕉镇生产办,记者看到该镇近三年的“池塘养殖统计表”。表上显示,从2007年到2009年间,该镇池塘总面积均保持在6.37万亩,其中养殖白蕉海鲈的面积除2007年为1.1万亩外,后两年均为1.26万亩。产值方面,2007年为2.49亿元,2008年为&nbsp3.44亿元, 2009年为3.57亿元。也就是说,去年白蕉海鲈的养殖面积仅占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创造出的产值却占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是所有养殖品种中,单位面积产生的效益较高的一种。

  “海鲈产量大,买的人也多,我们村里有不少以前养虾的人都换养海鲈了。”新沙村支部书记梁炎明说。
 外来品种本地出名

  白蕉镇委书记苟冰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该镇的地图,其中一块区域被画上了醒目的红色,苟冰指着这块红色区域自信地说:“这里是最适合养殖白蕉海鲈的地方,之外的谁想养都养不过我们。”这块区域处在东经113°05′至113°25′,北纬21°59′至22°25′之间的核心,是最适合白蕉海鲈生长的地点,而在这经纬度之内是白蕉海鲈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区域。

  海鲈在白蕉的养殖还不过20年,最早时不过是一些养殖户引进试养的,但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它却成为白蕉镇乃至斗门区和全市一个叫得响的品牌,甚至在原本海鲈名字的前面加上了白蕉二字,成为了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苟冰说,白蕉是一个农业大镇,但长久以来缺乏拳头产品,该镇一直都在有意识地打造本地品牌产品,并将之做大做强。海鲈被养殖户自发引进白蕉后,经过多年的养殖,已在孵化、防病、提升产量、销售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于是该镇决定全力打造这个产品,并成功使其成为地标保护产品。
“地标”优势渐突显

  海鲈在白蕉养殖产量高的可达到亩产一万多斤,而在其它区域亩产要想达到五千斤都很难,在统一的市场价格之下,白蕉海鲈在国内的海鲈养殖上傲视群雄、稳操胜券,因此,白蕉镇并不惧怕中山、江门的养殖户养殖海鲈与本地竞争。

  “2008年,白蕉海鲈的产量很大,但市场价格却下去了,养殖户没赚到什么钱。”苟冰说,经过分析研究,他们发现白蕉海鲈的附加值都被流通环节给拿走了,于是,该镇开始着力培育销售市场,并扶持本地优秀的龙头企业开拓渠道,目前,白蕉海鲈在北方城市很有市场,并被卖到了韩国等地,白蕉海鲈的深加工也渐成规模,培养出海源、之山等知名企业。

  苟冰说,白蕉海鲈作为国家级地标产品的优势慢慢突显出来,仅该镇就有至少10家企业申请海鲈的深加工,并希望未来在产品包装上印上地标标志,这些需要质监部门制定好相应标准后才能推行。此外,白蕉镇正在谋划将邻近斗门港的500多亩地建成一个大型水产市场,未来打造成华南地区的水产品交易中心。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农网新闻排行:

 

 

返回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