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陵县丁庄乡仙人桥村,1985年随着仙人湖水库建设,该村没有了土地,沿库建成了成片的高标准养殖池塘,成了水产养殖专业村。近几年该村养殖群众更新观念,改变养殖习惯,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精细养殖,获得了高产高效的好成绩。该村现有水产养殖面积200亩,年生产各种商品鱼600多吨,每亩平均单产突破3吨,创池塘养鱼单产记录,其池塘养殖的科技含量达到80%以上。
一、科学调节水质 提高花白鲢的产量
该村养鱼户在几年来的养殖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科学肥水,调节水质的方法,利用增氧机科学增氧,减少有机肥的用量,施用无机肥和底质改良剂,适时、合理地充注新水,并加强鱼池的日常管理,从而使花白鲢的产量由原来的500斤左右提高到目前的1200多斤,产值2880元,每亩仅花白鲢就可获纯收入1900多元。
二、放养大规格鱼种 提高生长速度
仙人桥村放养模式为:每亩放养鲤鱼1200尾,规格2—3两/尾;鲢鱼350尾,规格5—8两;草鱼300尾,规格8—10两/尾;另外放养少量鲫鱼。由于放养鱼种规格大,鱼生长速度快,到7月便能够使草鱼、鲢鱼能够提前上市了。
三、及时捕捞 减少密度 提高上市规格。
该村养鱼户细心研究市场规律,及时调整了出塘时间,避开鲜鱼上市集中期,选择在7月(农历6月份)左右捕捞一次(花白鲢规格每尾2斤左右,草鱼每尾3斤左右),这时鱼的供货量少,比平时每斤鱼的价格高出0.3-0.5元左右,每亩可增收360-600元左右。而且处理部分花白鲢鱼后,池塘密度减少,在 7-9月份的高温季节,鱼池的载鱼量较小,避免了泛池事故的发生,也可以大大提高鱼类的养殖规格,到11月份出塘时,白鲢可以达到4斤以上,花鲢可以达到 5斤以上,草鱼可以达到6斤以上,鲤鱼可以达到4斤以上,因此,鱼池的总体效益还是相当可观的。利用这种方法,平均每亩的总产量已超过三吨,每亩纯收入达到了5000元以上,真正实现了高产高效。
四、高投入 高产量 高产出
养殖经验比较丰富的养殖户和种植户已经深刻认识到“高投入高产出”的道理,于是,他们纷纷利用高标准鱼塘,增加了投入。改造池塘挖深清污,打深井保水源,安装发电机和公用电形成电源“双保险”,增加增氧机开机时间(晚上11点到早晨6点),投喂鱼用全价颗粒饲料和引进优良品种等,增加了养鱼的科技含量,提高了鱼类产量,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该村养鱼户平均每亩的投入均为7586.7元左右,每亩产值15642.5元,投入产出比为1:2.06,效益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