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稻田养鱼
浙江丽水青田县稻田养鱼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最早是由农民利用溪水灌溉,溪水中的鱼在稻田里自然生长,经过长期驯化而形成的天然稻鱼共生系统。古青田县志中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田鱼,是淡水鱼中的一种,由鲤科鱼类深化而来,有红、黑、花、白、青、粉等颜色,由于自古在稻田中养殖,故俗称“田鱼”。田鱼虽然出自稻田而无泥腥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鳞片柔软可食,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2005年4月,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四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其核心保护地为山水奇秀、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田鱼村”的方山乡龙现村,这也是亚洲唯一个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青田县标准化稻田养鱼面积3.31万亩,并进一步向“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三十年“田鱼进化史”
稻田养鱼这项传统农业技术根据其发展进程、采取的技术和取得的效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80年以前是传统散养阶段,农户采取传统的、粗放的养殖技术,在水源充足的田块放入少量鱼苗,利用田间自然生态因子,田鱼自然生长,产量较低,一般亩产5公斤左右,而且田鱼产品主要是农户自给,作为改善生活和招待亲朋好友的桌上佳肴,商品率几乎为零。
第二阶段是“五改”推广阶段(1981—2000年),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把稻田养鱼作为短、平、快扶贫项目,重点推广“五改”技术:采取沟坑结合、高埂深沟、投喂饲料、鱼体消毒和鱼病防治,使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一般亩产田鱼十多公斤,高产示范可达七八十公斤,部分田鱼开始走上市场,商品率约为百分之十几。
2001年至今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县委、县府把稻田养鱼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来抓,通过扶持部分基地、农户、合作组织,以点带面,逐步推行水泥田埂硬化、高埂平板、投喂饲料等,涌现出一批基地、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如雅林、新彭、冯洋、龙现、仁塘湾、金田村、横坑村等形成了连片的初具规模的水泥田埂硬化基地。稻田养鱼的亩产效益也显著提高,一般亩产田鱼25-50公斤,高产养殖区域如仁庄亩产可达150-200公斤,商品率达到30%左右。最近几年又迅速扩大稻田养鱼区域,产业带自东向西挺进,如季宅乡仙人坦、船寮镇外湖、腊口镇蓝田村等,全县呈现出一股蓬勃发展的好势头。
稻鱼共生相互促进
稻田养鱼种养模式是一个稻鱼共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态种养系统,鱼在系统中既起到了耕田除草、减少病虫害的作用,又可以合理利用水田土地资源、水面资源、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发展稻田养鱼,对推进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通过稻鱼基地建设,发挥稻鱼互利共生优势,可以增加鱼的产量和亩产收益,稻田养鱼产业化经营可使稻鱼产品达到质的提高和量的增长,使农民尽可能多的获得生产上的收益并参与分享加工、流通过程带来的效益。
稻田养鱼还促进了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休闲农业发展。利用鱼除草,施肥,除虫,防病,降低施肥施药数量,从而达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目的,促进生态平衡,并通过稻田养鱼产业化,建立现代生态种养园区,带动农家乐、渔家乐的发展。
稻田养鱼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受自然灾害侵袭风险小,增产、增收、富民的效果明显,农民容易接受,产业化发展前景良好。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生产和加强市场化建设,推广休闲化种养是稻田养鱼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 相关新闻导读...
- 热点新闻关注...
- 广东罗非鱼供应不足 加工厂拿现金到鱼塘抢鱼2009-10-29 11:55:33
- 江西上栗县大力推行种草养鱼 打造绿色水产品基地2009-10-30 11:36:58
- 鳜鱼价格回到21元/斤2009-10-30 11:45:36
- 卖与不卖,草鱼养殖户左右为难2009-11-02 11:29:58
- 深圳观赏鱼市场前景诱人2009-10-29 11:53:07
- 广东顺德:生鱼价格跌近养殖成本 观望情绪浓2009-10-29 11: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