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力发展大鲵产业 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10月11日,贵州省大鲵养殖现场会在黔南州贵定县召开。会议强调,要按照“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大力发展大鲵产业,推进农村结构调整,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副省长蒙启良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禄智明主持会议。
这次会议是继贵州省茶产业发展、中药材种植发展、精品苹果产业发展、秸秆生物饲料加工养畜现场会后,专题研究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绿色、高效”农业的又一次重要会议。
王富玉指出,大鲵在食用、药用、观赏和科研等方面的经济价值很高,贵州斗篷山、梵净山、雷公山、大娄山及所属山脉均是大鲵集中分布的区域,经过水产技术、科研等部门和养殖企业的不断探索和实验,大鲵人工驯化及繁殖的核心技术日渐成熟。目前,全省已有29个县(市、区、特区)共51个点开展了大鲵养殖工作,具有发展大鲵产业的现实条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把大力发展大鲵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作为出口创汇和旅游发展的重要产品来抓,抓住资源锐减、海内外市场需求巨大,驯养繁殖需要得到行政许可、竞争性小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
王富玉要求,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突出重点,推动大鲵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一是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摸清自然资源和水域条件,编制大鲵资源保护与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开展大鲵养殖。二是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严格特许经营、开展增殖放流等措施,加大保护力度,促进野生大鲵资源恢复,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积极开展大鲵仿生繁殖技术研究,降低大鲵繁殖技术门槛,增加种苗数量,夯实大鲵养殖基础,尽快实现全省大鲵苗种供应完全自给,并力争成为我国重要的大鲵苗种供应基地。四是结合资源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现有大鲵繁育生产状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优化区域布局,建立大鲵养殖、加工示范推广基地,形成以规模养殖、深度开发、综合加工、出口创汇为一体的大鲵产业链。五是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的作用,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确保农户和技术员掌握必要的大鲵养殖知识,提高养殖水平。六是支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发挥其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形成“集中繁殖、分散养殖、联合经营、分级管理”的新型产业运作管理模式。七是正确理解和把握《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规定,在打击非法交易的同时,健全商品大鲵流通市场,确保大鲵产品通过合法途径投入消费市场,保护合法养殖和经营者的积极性。
王富玉强调,大鲵养殖是一项新兴产业,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产业,抓好这项工作,关键在领导重视,关键在政策扶持,关键在企业带动,关键在技术过硬。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重点区域的党委、政府要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真正把贵州大鲵这一品牌叫响、做大。
禄智明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各地各部门对会议精神要及时汇报、及时传达、及时研究、及时贯彻、抓好落实。各地要认真借鉴贵定的经验,安排部署好本地区的大鲵发展工作。省直有关部门要从任务、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做出安排,支持大鲵产业发展。
蒙启良介绍了当前外贸进出口面临的形势,他指出,大鲵及其产品出口具有广阔的前景,要从起步开始就瞄准国外市场,认真研究相关出口政策,制定出口标准,明确出口定位,注重品牌打造,推动大鲵及其产品出口。
与会同志参观了贵定锦江娃娃鱼有限公司的大鲵驯养繁殖场和岩下乡农户养殖大鲵的情况。黔南州负责同志致辞,省农委、省农村信用联社负责同志作了发言,贵定县、贵定锦江娃娃鱼开发有限公司、岩下娃娃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会上交流了经验。
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市(州、地)党委或政府(行署)分管“三农”工作的负责同志和渔业主管局局长,29个开展大鲵养殖的县(市、区、特区)政府分管“三农”工作的负责同志和渔业主管局局长,51家已办证的大鲵养殖企业法人(个人)参加了会议。
- 相关新闻导读...
- 热点新闻关注...
- 广州三文鱼和草鱼降价10%~20%2009-10-09 11:38:55
- 广州水产批发市场四大家鱼涨价2.03%2009-10-10 11:29:16
- 重庆淡水鱼消费全国第一 2009-10-10 11:38:03
- 大部分农副产品价格下降 淡水鱼价格整体下降2009-10-10 11:39:06
- 江西红都烤鳗坐上全国头把“交椅”2009-10-10 11:40:43
- 小鮸鱼价同花菜2009-10-09 1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