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传播途径有哪些
时间:2009-08-27 12:29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鱼体本身所带的病原体所致池塘放养的鱼种本身常常带有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虫(以下简称病原体)。因鱼种个体较小,这些病原体常常寄生在鱼种的体表、鳍条、鳍条基部、鳃丝、肠道、腹腔等部位或器官。一般情况下,肉眼难以观察到这些病原体,这就给我们诊断鱼病带来了一定
鱼体本身所带的病原体所致 池塘放养的鱼种本身常常带有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虫(以下简称病原体)。因鱼种个体较小,这些病原体常常寄生在鱼种的体表、鳍条、鳍条基部、鳃丝、肠道、腹腔等部位或器官。一般情况下,肉眼难以观察到这些病原体,这就给我们诊断鱼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鱼种体质减弱、防御机能降低时,病原体就会大量繁殖并不断侵害鱼体,鱼类就会发生一系列的病变。
环境因素所致 池塘的环境因素比较复杂,是鱼类病原体滋生的主要场地和传播源(如池塘内的淤泥、水生植物、软体动物、水生昆虫、鱼类敌害生物等)。有些病原体衍生于过厚的淤泥中或水草上,当水温适宜时就大量繁殖。有些病原体则是以软体动物、水生昆虫或鱼类敌害生物为中间宿主,后者为鱼类病原体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人为因素所致 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饲养管理不当 当所投喂的饲料不洁时,可将携带的大量病原体带入水体或直接带入鱼体内。施用未经发酵处理的有机肥也能导致病原体的传播。
操作不当 在拉网起捕、干塘捕捞或并池饲养过程中,常因操之过急、动作鲁莽使鱼的体表受到损伤,而当时又未做好鱼体的消毒工作,容易引发水霉病、赤皮病或细菌性烂鳃病等疾病的发生。
使用不洁用具 常见的渔业用具有网具、鱼盆、鱼种箱、饵料桶、氧气袋、装鱼桶、增氧机、潜水泵等,上述渔具在被病原体污染过的水体中使用后,未经任何消毒处理,又被立即用到其他池塘中进行作业,这是鱼病传播的又一途径。
环境因素所致 池塘的环境因素比较复杂,是鱼类病原体滋生的主要场地和传播源(如池塘内的淤泥、水生植物、软体动物、水生昆虫、鱼类敌害生物等)。有些病原体衍生于过厚的淤泥中或水草上,当水温适宜时就大量繁殖。有些病原体则是以软体动物、水生昆虫或鱼类敌害生物为中间宿主,后者为鱼类病原体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人为因素所致 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饲养管理不当 当所投喂的饲料不洁时,可将携带的大量病原体带入水体或直接带入鱼体内。施用未经发酵处理的有机肥也能导致病原体的传播。
操作不当 在拉网起捕、干塘捕捞或并池饲养过程中,常因操之过急、动作鲁莽使鱼的体表受到损伤,而当时又未做好鱼体的消毒工作,容易引发水霉病、赤皮病或细菌性烂鳃病等疾病的发生。
使用不洁用具 常见的渔业用具有网具、鱼盆、鱼种箱、饵料桶、氧气袋、装鱼桶、增氧机、潜水泵等,上述渔具在被病原体污染过的水体中使用后,未经任何消毒处理,又被立即用到其他池塘中进行作业,这是鱼病传播的又一途径。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鳗鱼烂鳃病
- 2.七彩神仙鱼霉病
- 3.石斑鱼嗜子宫线虫病的防治
- 4.警惕龙鱼的三种易生病症
- 5.高效新鱼药7款
- 6.黑光灯诱虫养鱼效果好
- 7.家鱼亲鱼病害综合预防技术
- 8.谨防渔用工具传播鱼病
- 9.常规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
- 10.金鱼常见病:寄生虫性烂鳃
- 11.观赏鱼得病怎么治
- 12.中草药方治疗鱼病
- 13.观赏鱼的白点病
- 14.福寿鱼的养殖及疾病防治技术
- 15.北方池塘鲢鱼种患双线绦虫病的防治
- 16.梭鱼的疾病防治
- 17.鱼真菌病――水霉菌
- 18.鱼体消毒液的正确配制与应用
- 19.七彩神仙鱼疾病问答
- 20.传染性鱼疖疮病防治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cctv致富经:亿万财富来自
- 2.孙叙江的鲟鱼致富路
- 3.致富不忘本 教给乡亲“养
- 4.cctv致富经:性别能够变 每
- 5.养鱼状元--金兆坤
- 6.cctv致富经:捕大留小水中
- 7.一株台湾龙须菜带富福建东
- 8.小小弹涂鱼 引领致富路
- 9.山东汉子勇闯观赏鱼养殖致
- 10.cctv致富经:黄宏科藏着一
- 11.庭院养殖金鱼赚大钱
- 12.锦鲤老养殖户陈忠汉碉楼旁
- 13.李瑞伟养殖“罗非鱼” 成
- 14.隆有新:富“鱼”路上的坚
- 15.种泥鳅养殖户肖昌友
- 16.脆肉鲩养殖大户梁伟浩
- 17.cctv致富经:流动的渔场
- 18.cctv致富经:大起大落只因
- 19.余鹏:养鳖发家的专业户
- 20.王同波:勇闯观赏鱼养殖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