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常见鱼病的防治
时间:2009-08-28 14:31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肠炎病肠炎病是一种细菌性鱼病,主要危害鱼种和成鱼。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甚至不吃食。发病的初期,剪开肠道,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道没有食物,或只在肠的后段有少量食物,肠粘液较多。在发病的后期,可以看到肠道、食道、胃呈红色,肠壁的弹性很差,肠内只有
肠炎病肠炎病是一种细菌性鱼病,主要危害鱼种和成鱼。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甚至不吃食。发病的初期,剪开肠道,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道没有食物,或只在肠的后段有少量食物,肠粘液较多。在发病的后期,可以看到肠道、食道、胃呈红色,肠壁的弹性很差,肠内只有淡黄色的粘液,血脓充塞肠道。病情严重的时候,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肛门有红色粘液流出。
(1)预防方法:定期补注新水,全池泼洒生石灰水,保持水质清新;投喂的饲料要新鲜,不要投喂腐烂变质、发霉的饲料;每隔15天投喂一次大蒜或大蒜素药饵,每千克鱼喂大蒜10―30g或大蒜素粉(含大蒜素10%)2g。
(2)治疗方法:采取全池泼洒药物与投喂药饵相结合的方法:
①全池泼洒药物:全池泼洒漂白粉,每立方米水用药0.1g;或全池泼洒强氰精(三氯异氰尿酸),每立方米水用药0.2―0.5g;或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每立方米水用药0.3―0.6g;或全池泼洒二溴海因,每立方米水用药0.2―0.3g。
②投喂药饵:投喂大蒜或大蒜素药饵,每千克鱼喂大蒜10―30g或大蒜素粉(含大蒜素10%)2g,连喂4―6天;或投喂土霉素药饵,每千克鱼喂50―80mg,添加在饲料中喂鱼,连喂4―6天。
车轮虫病车轮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危害鱼苗、鱼种。车轮虫寄生在鱼的鳃和皮肤上,刺激寄生部位产生大量粘液。严重感染的病鱼在池内狂游,极易引起鱼苗大批死亡。
(1)预防方法:鱼苗、鱼种入池前,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
(2)治疗方法:全池泼洒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每立方米水用药0.7g,其中硫酸铜0.5g、硫酸亚铁0.2g。粘孢子虫病粘孢子虫病是对鱼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鱼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较为严重。不论是鱼类苗种阶段,还是成鱼阶段均能发生粘孢子虫病。感染粘孢子虫的病鱼,食欲减退,生长缓慢,身体消瘦,甚至死亡。粘孢子虫主要寄生在鱼体表、鳃、肠道及内脏器官等部位。
(1)预防方法:
①清除池底过厚的淤泥,苗种放养前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杀灭泥中的孢子。采用干法清塘为好,每公顷用生石灰1.125―1.5t。另外,发生过粘孢子虫病的池塘,少施或不施鸡粪。
②对购进的苗种进行严格的检疫,不要购买患病苗种。
③苗种放养前,用聚铵盐络合碘进行鱼体消毒,使用的浓度根据药物使用说明使用。
④在投喂的饲料添加1%的孢虫1号,可有效预防粘孢子虫病的发生。
(2)治疗方法:
①投喂药饵:“孢虫杀1号”按1.5%的添加量添加于饲料中制成药饵,连续投喂3天(投饵量按鱼体重的3%计算),分2―3次投喂。投喂药饵对治疗寄生在肠道、肌肉、内脏等体内的粘孢子虫非常有效。
②全池泼洒药物:每立方米水用“孢虫杀2号”0.15―0.3g,隔天使用一次,使用2―3次。对杀灭体表和鳃上的粘孢子虫非常有效。
③使用完以上两种药物后,对于病情严重的鱼,还应全池泼洒杀菌药物或内服抗菌药物,用来防治细菌感染。
指环虫病、三代虫病指环虫主要寄生在鳃上,大量寄生时,病鱼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鳃上粘液较多,鳃丝呈暗灰色,体色发黑,离群缓慢独游,不摄食。摘取鳃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虫体扁平,有时蠕动,头部四个眼点。三代虫主要寄生在鱼皮肤和鳃上。由于三代虫的刺激,会在寄生部位产生一层粘液。病鱼食欲明显减退,身体消瘦,极度不安,以后逐渐死亡。指环虫病和三代虫病主要危害鱼苗、鱼种,两种病的防治方法相同。
(1)预防方法:
①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
②鱼种入池前,用浓度1mg/L的敌百虫溶液浸洗鱼体消毒,时间为20―30分钟;或用浓度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消毒,时间为15―30分钟。
(2)治疗方法:任选以下三种方法中的一种:
①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用药0.5g;
②晶体敌百虫与碳酸钠(面碱)合剂(1:0.6),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用药0.15―0.2g。
(1)预防方法:定期补注新水,全池泼洒生石灰水,保持水质清新;投喂的饲料要新鲜,不要投喂腐烂变质、发霉的饲料;每隔15天投喂一次大蒜或大蒜素药饵,每千克鱼喂大蒜10―30g或大蒜素粉(含大蒜素10%)2g。
(2)治疗方法:采取全池泼洒药物与投喂药饵相结合的方法:
①全池泼洒药物:全池泼洒漂白粉,每立方米水用药0.1g;或全池泼洒强氰精(三氯异氰尿酸),每立方米水用药0.2―0.5g;或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每立方米水用药0.3―0.6g;或全池泼洒二溴海因,每立方米水用药0.2―0.3g。
②投喂药饵:投喂大蒜或大蒜素药饵,每千克鱼喂大蒜10―30g或大蒜素粉(含大蒜素10%)2g,连喂4―6天;或投喂土霉素药饵,每千克鱼喂50―80mg,添加在饲料中喂鱼,连喂4―6天。
车轮虫病车轮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危害鱼苗、鱼种。车轮虫寄生在鱼的鳃和皮肤上,刺激寄生部位产生大量粘液。严重感染的病鱼在池内狂游,极易引起鱼苗大批死亡。
(1)预防方法:鱼苗、鱼种入池前,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
(2)治疗方法:全池泼洒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每立方米水用药0.7g,其中硫酸铜0.5g、硫酸亚铁0.2g。粘孢子虫病粘孢子虫病是对鱼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鱼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较为严重。不论是鱼类苗种阶段,还是成鱼阶段均能发生粘孢子虫病。感染粘孢子虫的病鱼,食欲减退,生长缓慢,身体消瘦,甚至死亡。粘孢子虫主要寄生在鱼体表、鳃、肠道及内脏器官等部位。
(1)预防方法:
①清除池底过厚的淤泥,苗种放养前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杀灭泥中的孢子。采用干法清塘为好,每公顷用生石灰1.125―1.5t。另外,发生过粘孢子虫病的池塘,少施或不施鸡粪。
②对购进的苗种进行严格的检疫,不要购买患病苗种。
③苗种放养前,用聚铵盐络合碘进行鱼体消毒,使用的浓度根据药物使用说明使用。
④在投喂的饲料添加1%的孢虫1号,可有效预防粘孢子虫病的发生。
(2)治疗方法:
①投喂药饵:“孢虫杀1号”按1.5%的添加量添加于饲料中制成药饵,连续投喂3天(投饵量按鱼体重的3%计算),分2―3次投喂。投喂药饵对治疗寄生在肠道、肌肉、内脏等体内的粘孢子虫非常有效。
②全池泼洒药物:每立方米水用“孢虫杀2号”0.15―0.3g,隔天使用一次,使用2―3次。对杀灭体表和鳃上的粘孢子虫非常有效。
③使用完以上两种药物后,对于病情严重的鱼,还应全池泼洒杀菌药物或内服抗菌药物,用来防治细菌感染。
指环虫病、三代虫病指环虫主要寄生在鳃上,大量寄生时,病鱼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鳃上粘液较多,鳃丝呈暗灰色,体色发黑,离群缓慢独游,不摄食。摘取鳃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虫体扁平,有时蠕动,头部四个眼点。三代虫主要寄生在鱼皮肤和鳃上。由于三代虫的刺激,会在寄生部位产生一层粘液。病鱼食欲明显减退,身体消瘦,极度不安,以后逐渐死亡。指环虫病和三代虫病主要危害鱼苗、鱼种,两种病的防治方法相同。
(1)预防方法:
①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
②鱼种入池前,用浓度1mg/L的敌百虫溶液浸洗鱼体消毒,时间为20―30分钟;或用浓度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消毒,时间为15―30分钟。
(2)治疗方法:任选以下三种方法中的一种:
①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用药0.5g;
②晶体敌百虫与碳酸钠(面碱)合剂(1:0.6),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用药0.15―0.2g。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中草药消毒鱼体方法十四种
- 2.放养鱼种要注意防病
- 3.冬季鱼类上浮游边死亡巧防治
- 4.鱼病的简易诊断
- 5.热带鱼病怎样治疗
- 6.斑点叉尾鱼回的病害防治-维生素C缺乏症
- 7.鳝病的发生与预防
- 8.桂花鱼苗种阶段水霉病的防治
- 9.鲍鱼疾病应以预防为主
- 10.具“急躁不安”、“狂游”、“跳跃”现象的鱼病鉴别
- 11.养鱼防病技巧多
- 12.防治柑园虫螨病首选鱼藤氰乳油
- 13.鱼病综合防治管理技术要点
- 14.粘细菌性烂鲤病
- 15.鱼病综合防治技术要领
- 16.鱼池冬季清塘消毒
- 17.黄颡鱼发生出血性水肿病该咋办
- 18.鱼类有哪些营养性疾病
- 19.斗鱼的疾病及治疗
- 20.大水面养鱼防病六法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养鱼大王--孟令章
- 2.温占秀:致富有新招
- 3.cctv致富经:鲤鱼改名稻花
- 4.cctv致富经:亿万财富来自
- 5.孙叙江的鲟鱼致富路
- 6.致富不忘本 教给乡亲“养
- 7.cctv致富经:性别能够变 每
- 8.养鱼状元--金兆坤
- 9.cctv致富经:捕大留小水中
- 10.一株台湾龙须菜带富福建东
- 11.小小弹涂鱼 引领致富路
- 12.山东汉子勇闯观赏鱼养殖致
- 13.cctv致富经:黄宏科藏着一
- 14.庭院养殖金鱼赚大钱
- 15.锦鲤老养殖户陈忠汉碉楼旁
- 16.李瑞伟养殖“罗非鱼” 成
- 17.隆有新:富“鱼”路上的坚
- 18.种泥鳅养殖户肖昌友
- 19.脆肉鲩养殖大户梁伟浩
- 20.cctv致富经:流动的渔场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