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脂肪肝的发病原因及预防
时间:2009-08-28 14:31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近几年来,脂肪肝在常规淡水养殖鱼类中普遍流行,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引起广大养殖者的关注。笔者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对鱼类脂肪肝的发生原因及预防作了归纳与总结,以供参考。 一、发病症状 病情较轻时,鱼体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鱼体色、体形等无明显
近几年来,脂肪肝在常规淡水养殖鱼类中普遍流行,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引起广大养殖者的关注。笔者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对鱼类脂肪肝的发生原因及预防作了归纳与总结,以供参考。
一、发病症状
病情较轻时,鱼体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鱼体色、体形等无明显改变,仅食欲不振,游动无力,有时焦燥不安,甚至窜出水面,生长缓慢,死亡率不高;病情严重时,鱼体色发黑,色泽晦暗,鱼体有浮肿感,鳞片松动易脱落,游动不规则,失去平衡,或静止于水中,食欲下降,反应呆滞,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翻转,不久便死亡。解剖发现肝脏颜色发生变化,呈花斑状、土黄色、黄褐色等,胆囊变大且胆汁变黑。此外,鱼体抗应激能力很差,当捕捞或运输时,常会引起鱼体全身充血或出血,出水后很快发生死亡,或在运输途中死亡。
二、发病原因
1、鱼类摄食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过多
饲料配方营养不当或人为乱投饲料(如用鲤鱼料喂团头鲂或草鱼,用鱼苗、苗种饲料喂成鱼等)导致鱼类摄食的营养中能量蛋白比过高,高蛋白饲料易诱发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干扰鱼类正常生理生化代谢。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糖代谢紊乱,造成内脏脂肪积累,妨碍正常的机能,其主要病变部位是肝脏,大量的肝糖积累和脂肪浸润,造成肝肿大,色泽变淡,外表无光泽,严重的脂肪肝还可引发肝病变,使肝脏失去正常机能。
2、维生素缺乏如胆碱、维生素E、生物素、肌醇、维生素B等都参与鱼体内的脂肪代谢,缺乏上述维生素均会造成鱼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导致脂肪在肝脏中积累,诱发肝病。
3、投喂饲料过度,每天多次不间断地投喂,引起鱼体生长过陕,出现肥胖和肝病。
4、滥用药物。目前,一些养殖户在鱼病防治上仍然还是以化学药品为主,而这些化学药品的不正确使用会造成鱼类肝脏的损伤。
5、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当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过高时,鱼体内氨的代词铲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引起鱼类代谢失衡引发肝胆疾病。
6、饲料氧化、酸败、发霉、变质。脂肪是易被氧化的物质,脂肪氧化产生的醛、酮、酸对鱼类有毒,将直接对肝脏造成损害。
7、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如棉粕中的棉酚、菜粕中的硫葡萄糖甙、劣质鱼粉中的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引发鱼类的肝胆类疾病。
三、预防措施
1、培育良好的水质,保持水质清新;
2、选择信誉好的专业饲料生产厂家配制的饲料,科学投喂,合理饲养;
3、保持饵料新鲜,防止蛋白质变质和脂肪氧化分解,防止饲料受潮发霉。
4、不要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对鱼类肝脏有损害的抗菌药物,要做到合理用药,少用副作用大和残留高的鱼药。
5、养殖过程中,要勤巡塘,如发现鱼类肝脏出现病变时,及时加注新水,并投喂添加维生素和少量稀有元素或中草药制成的药饵,一般投喂7天为一个疗程,可有效预防该病。
一、发病症状
病情较轻时,鱼体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鱼体色、体形等无明显改变,仅食欲不振,游动无力,有时焦燥不安,甚至窜出水面,生长缓慢,死亡率不高;病情严重时,鱼体色发黑,色泽晦暗,鱼体有浮肿感,鳞片松动易脱落,游动不规则,失去平衡,或静止于水中,食欲下降,反应呆滞,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翻转,不久便死亡。解剖发现肝脏颜色发生变化,呈花斑状、土黄色、黄褐色等,胆囊变大且胆汁变黑。此外,鱼体抗应激能力很差,当捕捞或运输时,常会引起鱼体全身充血或出血,出水后很快发生死亡,或在运输途中死亡。
二、发病原因
1、鱼类摄食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过多
饲料配方营养不当或人为乱投饲料(如用鲤鱼料喂团头鲂或草鱼,用鱼苗、苗种饲料喂成鱼等)导致鱼类摄食的营养中能量蛋白比过高,高蛋白饲料易诱发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干扰鱼类正常生理生化代谢。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糖代谢紊乱,造成内脏脂肪积累,妨碍正常的机能,其主要病变部位是肝脏,大量的肝糖积累和脂肪浸润,造成肝肿大,色泽变淡,外表无光泽,严重的脂肪肝还可引发肝病变,使肝脏失去正常机能。
2、维生素缺乏如胆碱、维生素E、生物素、肌醇、维生素B等都参与鱼体内的脂肪代谢,缺乏上述维生素均会造成鱼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导致脂肪在肝脏中积累,诱发肝病。
3、投喂饲料过度,每天多次不间断地投喂,引起鱼体生长过陕,出现肥胖和肝病。
4、滥用药物。目前,一些养殖户在鱼病防治上仍然还是以化学药品为主,而这些化学药品的不正确使用会造成鱼类肝脏的损伤。
5、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当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过高时,鱼体内氨的代词铲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引起鱼类代谢失衡引发肝胆疾病。
6、饲料氧化、酸败、发霉、变质。脂肪是易被氧化的物质,脂肪氧化产生的醛、酮、酸对鱼类有毒,将直接对肝脏造成损害。
7、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如棉粕中的棉酚、菜粕中的硫葡萄糖甙、劣质鱼粉中的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引发鱼类的肝胆类疾病。
三、预防措施
1、培育良好的水质,保持水质清新;
2、选择信誉好的专业饲料生产厂家配制的饲料,科学投喂,合理饲养;
3、保持饵料新鲜,防止蛋白质变质和脂肪氧化分解,防止饲料受潮发霉。
4、不要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对鱼类肝脏有损害的抗菌药物,要做到合理用药,少用副作用大和残留高的鱼药。
5、养殖过程中,要勤巡塘,如发现鱼类肝脏出现病变时,及时加注新水,并投喂添加维生素和少量稀有元素或中草药制成的药饵,一般投喂7天为一个疗程,可有效预防该病。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桂花鱼苗种阶段水霉病的防治
- 2.鱼病综合防治管理技术要点
- 3.斑点叉尾鱼回的病害防治-维生素C缺乏症
- 4.中草药消毒鱼体方法十四种
- 5.鳝病的发生与预防
- 6.鲍鱼疾病应以预防为主
- 7.大水面养鱼防病六法
- 8.鱼类有哪些营养性疾病
- 9.防治柑园虫螨病首选鱼藤氰乳油
- 10.冬季鱼类上浮游边死亡巧防治
- 11.鱼病综合防治技术要领
- 12.黄颡鱼发生出血性水肿病该咋办
- 13.鱼病的简易诊断
- 14.放养鱼种要注意防病
- 15.养鱼防病技巧多
- 16.热带鱼病怎样治疗
- 17.鱼池冬季清塘消毒
- 18.具“急躁不安”、“狂游”、“跳跃”现象的鱼病鉴别
- 19.斗鱼的疾病及治疗
- 20.粘细菌性烂鲤病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养鱼大王--孟令章
- 2.温占秀:致富有新招
- 3.cctv致富经:鲤鱼改名稻花
- 4.cctv致富经:亿万财富来自
- 5.孙叙江的鲟鱼致富路
- 6.致富不忘本 教给乡亲“养
- 7.cctv致富经:性别能够变 每
- 8.养鱼状元--金兆坤
- 9.cctv致富经:捕大留小水中
- 10.一株台湾龙须菜带富福建东
- 11.小小弹涂鱼 引领致富路
- 12.山东汉子勇闯观赏鱼养殖致
- 13.cctv致富经:黄宏科藏着一
- 14.庭院养殖金鱼赚大钱
- 15.锦鲤老养殖户陈忠汉碉楼旁
- 16.李瑞伟养殖“罗非鱼” 成
- 17.隆有新:富“鱼”路上的坚
- 18.种泥鳅养殖户肖昌友
- 19.脆肉鲩养殖大户梁伟浩
- 20.cctv致富经:流动的渔场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