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鱼种成活率技术
时间:2009-09-07 13:52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鱼种培育阶段,尤其是夏花下塘到驯化集群摄食颗料饲料的前期阶段,鱼苗具有个体小,适口饵料少;食性由幼鱼转为成鱼,食谱逐步由狭转宽;群体间易因吃食不均而造成个体大小差异;生长快,新陈代谢水平高,对水质要求高,如环境不适,易患鱼病等特点。在生产上,常采用
(鱼种培育阶段,尤其是夏花下塘到驯化集群摄食颗料饲料的前期阶段,鱼苗具有个体小,适口饵料少;食性由幼鱼转为成鱼,食谱逐步由狭转宽;群体间易因吃食不均而造成个体大小差异;生长快,新陈代谢水平高,对水质要求高,如环境不适,易患鱼病等特点。在生产上,常采用综合培育技术措施,来提高鱼种培育的规格和成活率。
清塘后,根据池塘底泥确定基肥的用量,一般亩施200-500公斤发酵好的有机粪肥(鸡粪、奶牛粪)2-3天后,加水至60-80厘米左右,注水时一定要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培养池水至水蚤成团,早晨蚤体不呈红色为度。如果池中水蚤过多,可以采用注水或换水的方式调节,不可滥用药杀。夏花下塘后,用有机肥或化肥调节水质维持水质的肥度,保证水中溶氧充足。用化肥调节水质根据水质情况每次每亩施尿素2-3公斤同时施1-3倍的过磷酸钙,分别充分溶解,全池泼洒,一般鱼池中均缺磷,过量施用氮肥易使水质老化。如能培育好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饵料,做到在天然饵料高峰期下塘,一般能在夏花下塘后7-10天内不投喂。水蚤高峰期的延续,除施肥外,注意要定期注水,每3-5天注水10-20厘米。
清塘后10-15天,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达到高峰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进行夏花的放养对于提高鱼种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保证整齐的规格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清塘一周后就会有很多有翅目昆虫飞入池内,夏花放养前,应用密眼网拉网清除,不仅可清除敌害生物,而且还可搅动塘泥和粪肥,利于肥水。
夏花下塘一段时间后,发现池中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水蚤)明显减少时,即可开始采用粉状饲料进行驯化。下塘后的夏花经过一段时间的天然饵料生物培育,会出现一个突长期,经驯食集中上浮摄食时,即可投喂鱼种饲料,饲料蛋白质含量可逐渐降低,直至降到投喂成品料,以降低饲料成本。确定饲料粒径,要以较小鱼种能顺利吞食定标准,过早加大饲料的粒径,易造成鱼种规格不整齐。
夏花下塘后,每隔5-7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10-20厘米,7月中旬前加到最高水位。同时要及时换掉部分老水,保持池水透明度在25-30厘米为佳。进入9月份后,要减少注水次数,但要保持高水位,防止水温下降过快,以延长生长期。设增氧机的池塘,要适时开动增氧机,改善和调节水质,不可把增氧机当救鱼机来使用。鱼种生长迅速,放养密度比较高时,在养殖季节易患病,尤其是细菌性流行病,一旦患病,轻则生长受到抑制,产量受到严重影响,重则影响池鱼生命。利用药饵和常规防病措施预防鱼病的发生,是鱼种培育管理的关键措施,尤其在高产池塘中更显示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清塘后,根据池塘底泥确定基肥的用量,一般亩施200-500公斤发酵好的有机粪肥(鸡粪、奶牛粪)2-3天后,加水至60-80厘米左右,注水时一定要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培养池水至水蚤成团,早晨蚤体不呈红色为度。如果池中水蚤过多,可以采用注水或换水的方式调节,不可滥用药杀。夏花下塘后,用有机肥或化肥调节水质维持水质的肥度,保证水中溶氧充足。用化肥调节水质根据水质情况每次每亩施尿素2-3公斤同时施1-3倍的过磷酸钙,分别充分溶解,全池泼洒,一般鱼池中均缺磷,过量施用氮肥易使水质老化。如能培育好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饵料,做到在天然饵料高峰期下塘,一般能在夏花下塘后7-10天内不投喂。水蚤高峰期的延续,除施肥外,注意要定期注水,每3-5天注水10-20厘米。
清塘后10-15天,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达到高峰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进行夏花的放养对于提高鱼种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保证整齐的规格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清塘一周后就会有很多有翅目昆虫飞入池内,夏花放养前,应用密眼网拉网清除,不仅可清除敌害生物,而且还可搅动塘泥和粪肥,利于肥水。
夏花下塘一段时间后,发现池中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水蚤)明显减少时,即可开始采用粉状饲料进行驯化。下塘后的夏花经过一段时间的天然饵料生物培育,会出现一个突长期,经驯食集中上浮摄食时,即可投喂鱼种饲料,饲料蛋白质含量可逐渐降低,直至降到投喂成品料,以降低饲料成本。确定饲料粒径,要以较小鱼种能顺利吞食定标准,过早加大饲料的粒径,易造成鱼种规格不整齐。
夏花下塘后,每隔5-7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10-20厘米,7月中旬前加到最高水位。同时要及时换掉部分老水,保持池水透明度在25-30厘米为佳。进入9月份后,要减少注水次数,但要保持高水位,防止水温下降过快,以延长生长期。设增氧机的池塘,要适时开动增氧机,改善和调节水质,不可把增氧机当救鱼机来使用。鱼种生长迅速,放养密度比较高时,在养殖季节易患病,尤其是细菌性流行病,一旦患病,轻则生长受到抑制,产量受到严重影响,重则影响池鱼生命。利用药饵和常规防病措施预防鱼病的发生,是鱼种培育管理的关键措施,尤其在高产池塘中更显示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鱼种放养的季节
- 2.冬季养鱼增效有法
- 3.热带鱼寒冬早春需防冻害
- 4.花鲈成鱼的养殖管理技术
- 5.稻田鱼种如何安全的越冬
- 6.网箱鱼苗管理技术
- 7.无公害稻田养鱼技术
- 8.化肥养鱼的技术
- 9.半咸淡水养殖鲈鱼技术要点
- 10.精养池里团头鲂青鱼共戏水
- 11.海水池塘皱纹盘鲍与刺参混养技术初探
- 12.鱼和海南沼虾是否可以混养
- 13.有关鲟鱼高效养殖技术
- 14.鱼肉的保鲜技术
- 15.网箱养鱼苗种的选择
- 16.用渔药要把细
- 17.冬季拉网捕鱼八注意
- 18.鱼腥草无公害的栽培技术
- 19.金宝贝帮您养鱼
- 20.常规鱼池植藕养鳝技术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戴铭恒:娃娃鱼养出的大财
- 2.山东汉子缘何背井离乡养“
- 3.养殖“生态”甲鱼 特色是
- 4.姜宗祥:从种稻养鱼到养鸭
- 5.身残志坚的周良荣养鱼致富
- 6.赵勇:黑鱼养殖户的致富经
- 7.袁广照:利用山泉养鳖成致
- 8.李保林:养鱼致富的农家人
- 9.租海养鲍 年赚百万
- 10.广东大岗镇锦鲤养殖 养出
- 11.莱西农民靠养殖淡水鱼致富
- 12.中山渔农的养鱼致富故事
- 13.唐向荣:敢叫荒水变财源
- 14.高明:养殖女能手带领农村
- 15.文昌养殖罗非鱼致富
- 16.养鱼大王--孟令章
- 17.温占秀:致富有新招
- 18.cctv致富经:鲤鱼改名稻花
- 19.cctv致富经:亿万财富来自
- 20.孙叙江的鲟鱼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