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对匙吻鲟苗种进行了5年的池塘培育试验,成活率达到70%~85%,本文将该技术简介如下:
一、池塘条件
1.鱼苗培育池
面积为6平方米,水深0.5米,共有10口,池呈长方形,进排水方便,水源为通过蓄水池曝气调温的河水。
2.鱼种培育池
面积为900平方米,水深1.5米,水泥池呈长方形,水源为提灌的河水,水质清新,溶氧高。
3.饵料培育池
面积为1200平方米,水深1.5米,水泥池呈长方形,水源为原池老水和河水各一半。
二、苗种培育
1.鱼苗培育
已提前10~15天对鱼苗培育池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以及向饵料培育池泼洒发酵粪肥1000千克,繁殖水蚤(又称红虫)。鱼苗进入鱼苗培育池后,要保持池内水质清新,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每天早晚两次将饵料培育池的“红虫”捞出,用25目的网过滤去除杂质和大型水生动物后,投喂鱼苗,此时要保证匙吻鲟天然饵料的供应量,否则幼苗将相互残食,成活率降低。经过15天左右的精心饲养,匙吻鲟鱼苗规格达到5~6厘米。
2.鱼种放养
将5~6厘米的匙吻鲟鱼苗转入鱼种培育池,由于鱼种培育池内存在的少量天然饵料根本不够鱼苗吃食,因此也需要在饵料培育池中每天早晚两次捞“红虫”投入鱼种培育池中。经过室外一周的培育,鱼苗规格达到8~10厘米,即可驯喂人工配合饲料,可按水蚤与饲料的投喂比例3∶1、1∶1、1∶3逐步取代天然饵料。
三、日常管理
1.水质管理
水位从起始位逐渐加深。3~4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每天观察池中“红虫”的多少,如数量较少,必须追投,保持鱼种培育池中一定数量的“红虫”,并且维持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由于匙吻鲟对溶氧要求较高,不能低于4毫克/升,因此需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开启增氧机。
2.加强巡塘
坚持每天巡塘不少于3次,即早晨、傍晚和夜晚各1次。平时注意鱼的活动情况和天气变化,经常检测溶氧和pH值,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鱼病防治
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由于匙吻鲟对药物比较敏感:尤其是对重金属盐类药物,因此施用的预防药物要求刺激性小、毒害少。现在一般用二氧化氯或季胺碘盐调节水质,预防疾病的效果较好。
4.控制水生藻类
匙吻鲟鱼池内水体透明度大,丝状藻类将大量生长,由于匙吻鲟幼鱼游泳能力较弱,易被其缠死。虽然一些清苔剂可以用来清除水生植物,但大多数清苔剂对浮游动物有害,故应在匙吻鲟鱼苗放养前或鱼苗已达 20~30日龄后使用。
5.控制鸟类
匙吻鲟主要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特别在找寻食物时,绝大多数在水体表面游动,易被鸟类捕食,诸如白鹭、灰鹭和翠鸟等,如不及时控制,将有大量的匙吻鲟鱼苗被吃掉。因此需用防鸟网盖严鱼种培育池。
四、结果与讨论
1.养殖结果
匙吻鲟鱼种的池塘培育生长快,成活率较高,从2~3厘米到16~20厘米的规格鱼种,时间仅为45天左右。培育匙吻鲟鱼种,首先要提高鱼苗的培育成活率,其关键是从2~3厘米到5~6厘米的培育阶段,此时要求溶氧高、“红虫”充足,才能提高苗种的成活率。
2.讨论
匙吻鲟生性喜静怕惊,因此鱼种培育池应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人为干扰少的地方,水深应在1.5米左右。
匙吻鲟苗种因其吻部较长,体表无鳞,只有尾鳍上叶及侧线上方有小块状的细小鳞片,故极易受伤,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力避野蛮操作,要轻捉轻放。
匙吻鲟苗种达到5~6厘米时,长出“牙齿”,如密度过大,易互相咬伤,此时须及时转入大池培育,降低养殖密度。必须清除池塘四周杂草,防止匙吻鲟苗种被水老鼠、野猫等敌害伤害。
培苗时特别要防止小瓜虫侵害鱼体,除了做好预防措施外,鱼得病后应迅速采取治疗措施,一般采用中草药全池泼洒和提高水温至25℃以上的综合防治,效果较好。
人工驯食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匙吻鲟苗种的成活率大大降低。严格控制水质,注意透明度变化,如透明度过小,则苗种易被“烫伤”,导致大量死亡。
匙吻鲟苗种池塘培育技术
发布于:2009-09-15 14:10 来源:
相关新闻:
- · 鱼苗发塘率低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 · 秋繁鱼苗应把好六关
- · 浅谈美国红鱼育苗技术
- · 梭鱼的苗种生产
- · 梭鱼苗种培育技术
- · 孔雀鱼繁殖方法
24小时新农网新闻排行:
- 人社部:中国仍需转移逾1.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点击:200
- 北京延庆昨日出现降雪 气象局称属正常点击:195
- 循环经济之于甘肃点击:195
- 新疆:风灾可能致吐鲁番葡萄大幅减产点击:194
- 英国神奇兔子催眠师几秒钟让兔子睡着点击:194
-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将城乡统一点击:192
返回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