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许多小型水库相继发生了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每年发病面积40公顷,造成死鱼5.4吨,直接经济损失达2.48万元。由于该病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病情难以控制、且易反复的特点,需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小型水库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流行情况
每年春季3~5月份及秋季8~10月份为流行季节,以秋季8~9月份居多。发病特点为急性、暴发性、大批量的死鱼,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发病3~5天内,死亡率可达85%~95%,甚至100%。当水质急剧变化,pH值低于6.5时容易引起暴发流行,尤其是发生过该病的水域,第二年养殖鲢鳙鱼时极易复发。发病水体水质清瘦、水色灰白,透明度30厘米以上,pH值6~7之间,水中浮游植物较少,有机碎屑多,并有较多的浮游动物,其中以轮虫占优势。
二、发病症状
病龟常出现"暗浮头"现象。发病初期,鲢鳙鱼常浮于水面下10厘米缓慢游动,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病情严重时则反应迟钝或无反应,表现木讷,昼夜浮头,白天太阳照射也不下沉。
外观检查:刚死或即将死亡的鲢鱼,鳃盖外表粗糙无粘液,鳃盖内膜有血丝,颌下部有条状或散点状红斑,嘴唇外突呈紫色,臀鳍基部发红,尾鳍边缘变白无粘液,严重时有蛀鳍。剪去鳃盖骨,可见鳃片红肿,粘液增多,鳃丝乌紫、分瓣呈木梳齿状分离,表面有一层蓝白色光膜。网状鳃耙布满红色血点,严重时呈灰白色并腐蚀成缺刻。
解剖检查:解剖病鱼腹部,可见胆囊、肝、肾颜色变淡,肿大易碎;腹腔内大量积水,且有溶血现象;肠道内无食物,但充满粘液;肛门膨大红肿。
三、预防措施
1.彻底清整消毒。冬季捕完鱼后,在雨季来临前的3~4月份,利用水库水位低、水体较小的有利条件,可用生石灰25~40克/立方米进行全库泼洒。对发生过该病的水库,7天后最好再用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强力消毒剂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用量均为0.3~0.4克/立方米。
2.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鱼种放养。鱼种投放前用2%~3%的食盐水或15~20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药浴10~15分钟。
3.在鱼病流行季节,定期用20~30克/立方米生石灰、二溴海因或三氯异氰脲酸0.3~0.4克/立方米进行全库泼洒。由于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常与寄生虫病一起发生,因而在每年4月底以前,还需用双杀灵0.03克/立方米加硫酸铜0.3~0.4克/立方米或硫酸铜0.3克/立方米加0.5克/立方米晶体敌百虫进行全库泼洒。
四、治疗方法
1.用"暴血停"(水剂)0.034~0.038毫升/立方米进行全库泼洒,半小时后再用硫酸铜0.4~0.5克/立方米全库泼洒,隔天再用"暴血停"(水剂)全库泼洒一次,以加强疗效。
2.采用漂白粉1.5克/立方米、食盐1.5克/立方米、尿素0.75克/立方米、敌百虫0.6克/立方米四合剂混合溶解于水后全库泼洒,三天内两次。
3.二溴海因0.25~0.30克/立方米连泼两天,病情较重时可间隔两天后再用0.3克/立方米"碘到止"泼洒一次。
五、注意事项
1.用药时水库水体的体积应计算准确,误差在10%以内,可依据水库高程与库容曲线图(表)确定库容量。
2.用药方法要科学。外用消毒药的用量可根据水质肥瘦、水温高低来调节,但不得超出常规用量的20%;施用时一定要泼洒均匀,并在深水区多用药,既要保证用药效果又要防止因用药不当而产生药害,避免死鱼事故的发生。
3.泼洒硫酸铜后要注意观察鱼的活动,防止缺氧。
小型水库鲢鳙鱼病的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09-08-21 来源:
摘要:近年来,我县许多小型水库相继发生了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每年发病面积40公顷,造成死鱼5.4吨,直接经济损失达2.48万元。由于该病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病情难以控制、且易反复的特点,需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