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罗非鱼的抵抗力强,很少有病害发生,但这种概念是不正确的。现今,人们逐渐认识到,随着罗非鱼养殖密度增大、养殖环境恶化,罗非鱼的病害一定会发生,并越来越严重。不管人们愿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已经有几种疾病在罗非鱼上发现,其中,链球菌病是罗非鱼育成期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常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病原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包括以前定名为S.difficilis/difficiie的链球菌,现在认为是无乳链球菌的同种异名)是养殖罗非鱼的主要病原。海豚链球菌(StroDtococcus iniae)也可以引起罗非鱼大量死亡,但危害程度不如无乳链球菌。
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非酸性化、无运动、氧化酶阳性、过氧化氢酶阳性的球菌。
二、临床特征
不同种类的链球菌引起的临床特性无显著差别。
不正常行为:由于链球菌可以侵害病鱼的中枢神经系统,故临床上表现为病鱼游泳异常、昏沉,常在塘边、水面无方向性地缓慢游动,有时身体屈曲。
眼部损伤:病鱼常呈现眼部症状如眼巩膜白浊(单侧或双侧)、眼球突出以及出血等。但不是所有病鱼都出现眼部症状。
干酪样脓肿坏死灶:有时在病鱼的两侧前颊上出现 2~3毫米的干酪样坏死灶病变,随后坏死灶破裂形成溃疡。有时在腹鳍的基部出现较大(5毫米)的干酪样坏死,在尾鳍基部可能出现更大(10~20毫米)的坏死灶。坏死灶内是奶酪样的脓质,如果病鱼康复,这种病灶也会长期保留。
皮肤出血:链球菌常引起罗非鱼身体表面出血,表现在口周围、鳍条基部的点状出血。有时在肛门或生殖孔周围呈现出血斑。
腹水:罗非鱼的急性链球菌病常见腹腔内有大量腹水,由于腹水的增多,引起肛门突出。
三、解剖病变
病鱼内脏呈现严重的败血症症状。
胃肠道病变:由于病鱼不再摄取食料,所以胃和肠道空虚,无饲料残物。但在池塘养殖的罗非鱼,其胃肠道中可能残存一些浮游饵料,特别是在急性链球菌病暴发的早期。病鱼内脏最明显的症状是胆囊肿大,有的比正常的体积大数倍。
败血症:在急性感染时,链球菌迅速到达血液并扩散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出现内脏的广泛出血和肝、脾、肾、心、脑、眼和肠道的大面积出血。脾和肾脏肿大。
腹膜炎:在严重感染时,病鱼表现严重的腹膜炎症状,所有内脏器官与周围体壁粘连,腹腔中有大量纤维性渗出。在一些病例还伴随其它一些细菌如气单胞菌或弧菌的继发感染。
四、流行病学
1.该病常常是因为鱼体应激而暴发,应激因素有水温过高、缺氧或养殖密度过大等。
2.链球菌病常以水平传播的方式相互感染,即经过食物或创伤在罗非鱼之间传播。也可以被环境中的病原感染。
3.在理论上,链球菌病可以发生于各种大小的鱼,但实际上链球菌对较大的鱼(大于100克)更易感。
4.疾病常呈急性型经过,在高水温季节时,病鱼的死亡高峰期可持续2~3周。但在低水温季节,该病也可呈慢性经过,死亡率较低,但持续时间长。
五、诊断方法
现场诊断:
1.观察上面阐述的临床症状将有助于现场诊断。但仅凭对一条鱼的观察和解剖很难作出判定:必须对5~10条病鱼进行仔细的现场检查才能作出初步诊断。
2.将内脏器官(脑、肝、脾、肾)进行涂片,然后进行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检查革兰氏阳性球菌将可以确诊该病。
实验室诊断:在实验室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细菌学鉴定可以确定链球菌种类。
六、防治
减少投喂:当链球菌病暴发时,减少饵料的投喂可以降低病鱼的死亡率。原因可能是减少鱼体的进食量可以减少健康负的感染机会。
降低饲养密度:当疾病发生、刚出现死亡时,应该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因素和疾病传播的机会,有助于降低鱼群的死亡,减少损失。
充分供氧:开足供氧机,使鱼群得到充足的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鱼群的死亡。
降低水温:高水温是造成鱼群应激和细菌繁殖的条件。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降低水温有助于控制链球菌病的发生。小的鱼池可以在上面建遮阳棚,或者在夜间开足搅水机,可以适当降低水温。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只有在链球菌病暴发的早期应用才能有效。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口服抗生素的效果不佳,因为受感染鱼几乎不会吃料。有些养殖户反映,在投喂抗生素期间,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病鱼的死亡率,但一旦停喂抗生素,死亡率就再次增高。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常常延长喂药时间或者增加用药量。这样,不仅很容易诱导产生抗药性菌株,还可造成鱼肉中的药物残留。
免疫防治:目前尚没有高效的商品疫苗能预防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暴发。但是,不久的将来,疫苗防治将成为预防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手段。
罗非鱼的链球菌病
发布时间:2009-07-12 来源:
摘要: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罗非鱼的抵抗力强,很少有病害发生,但这种概念是不正确的。现今,人们逐渐认识到,随着罗非鱼养殖密度增大、养殖环境恶化,罗非鱼的病害一定会发生,并越来越严重。不管人们愿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已经有几种疾病在罗非鱼上发现,其中,链球菌病是罗